云上咸安报道 近日,在马桥镇仁窝村下庄陆,几幅主题鲜明的簸箕画引得村民纷纷驻足讨论,画上“厚养薄葬”“喜事新办”的内容生动鲜活;不远处,“村村响”广播里,正唱着移风易俗新风尚;微信群中,用乡音解读村规民约的短视频持续“刷屏”。这一幅幅画面,是马桥镇持续创新宣传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的生动写照。
如何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马桥镇的答案是:让宣传“潮”起来。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该镇将宣传引导作为移风易俗的“先手棋”,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创意的宣传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高价彩礼咱不要,金钱难买好姻缘......”这段马桥镇青年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快板《移风易俗谱新篇》,以明快的节奏、通俗的语言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在村民朋友圈“刷屏”。视频将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等政策要求,巧妙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喜欢传唱的“流行曲”。
为让枯燥条文深入人心,马桥镇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后,组织干部、村民将其拍摄成短视频,制作普通话版和方言版,用熟悉的乡音、贴近生活的场景清晰解读新规。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村民们通过手机就能轻松了解“自己村里的规矩”。
在仁窝村和四门楼村,15幅移风易俗主题的簸箕画,成为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驻村工作队青龙山高中工作人员组织师生创作,以充满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将“孝老爱亲”“节俭办宴”等文明理念,绘于日常使用的簸箕之上。这些悬挂在房屋、村道旁的簸箕画,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风的熏陶。
除了这些创新形式,马桥镇线上线下齐发力,“村村响”广播播报新风尚,微信群化身“指尖上的文明课堂”,宣传栏、标语、横幅遍布村组角落。举办屋场会、“村湾夜话”104场,开展文明主题实践活动24场。“处处见宣传,人人知新风”的氛围日益浓厚,将文明种子深植马桥沃土。
(通讯员:陈漱玉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