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近日,在官埠桥镇雨坛垴村,阵阵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标志着该村标准化“稻虾鸭”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正式破土动工。这一项目的启动,是官埠桥镇探索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又一实质性举措。
据悉,该基地规划总面积约50亩。项目预计于今年十月中旬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将采用“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计划每亩稻田投放鸭苗8只,构建一个立体、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
“我们一直盼着有这样的项目落地。”雨坛垴村村支书陈艳焰站在开工现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稻虾鸭’模式不仅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田地生态,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一块田里实现‘稻谷+龙虾+鸭肉’三份收入,是实实在在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正如陈艳焰所言,“稻虾鸭”综合种养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稻田为小龙虾和鸭子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生物饵料;反之,小龙虾和鸭子的活动能为稻田有效松土、清除杂草和害虫,它们的排泄物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替代了部分化肥与农药。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的良性闭环。
对于这种新模式带来的前景,当地的养殖大户陈伯伯充满了期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种水稻,效益有限。现在搞综合种养,水稻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虾和一批生态鸭。市场上绿色生态的产品价格更好,算下来,亩均收入预计能翻一番!”陈伯伯表示,他已经报名参加基地的技术培训,准备将自家的田地也进行升级改造。
官埠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官埠桥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它将成为官埠桥镇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的示范窗口,为全镇农业现代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一幅“稻在水中长,虾鸭稻里游”的生态致富新画卷正在官埠桥镇的田野上徐徐展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地,正成为官埠桥镇乡村振兴道路上最生动的注脚。
(融媒体记者:陈柱 通讯员:王欣悦 郑颖欣 一审:李萌 二审:聂国力 终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