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决民生实事,绘就振兴蓝图——咸安区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

云上咸安报道 民生实事怎么办?人大代表票决说了算。8月28日,在咸安区官埠桥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一项新议程成为会议亮点——随着人大代表选票统计结束,《官埠桥镇关于共建“六园”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方案》与《关于推进S360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实施方案》正式确定为该镇2025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据悉,咸安区人大常委会把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了《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咸安区实际确定向阳湖镇和官埠桥镇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正式开启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全新模式。

广开言路:7个民生项目从“群众心愿”中来

“要让民生实事真正贴合群众需求,首先得听群众怎么说。”早在2025年4月,官埠桥镇人民政府便按照区人大常委会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要求,启动了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征集工作。4月10日,该镇政府通过政务公告栏、微信公众号、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渠道,同步发布《2025年官埠桥镇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公众、各村(社区)及镇直有关部门广泛征集意见,重点聚焦群众在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急难愁盼”。

与此同时,官埠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居民家中,以“院场会”“板凳恳谈”等形式倾听民意。在雨坛垴村,代表们与水产养殖户围坐交谈,收集到“完善稻虾养殖基础设施、延伸水产加工产业链”的建议;在官埠社区,居民们提出“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护、增设社区休闲设施”的需求;在紫潭老茶场,茶农们希望“升级茶园管理技术、打造茶叶品牌”……一条条带着温度的建议,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源头活水”。

经过一个多月的征集,镇政府共收到各类民生实事建议55条,经分类整理、初步研判,最终梳理形成7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雏形,涵盖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民生保障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这7个项目不是政府‘拍脑袋’定的,每一个都能找到群众建议的影子。”镇人大主席刘政华介绍,从“共建特色农业园区”到“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从“金秋助学资助困难学生”到“加强防溺水设施建设”,7个项目精准对应了群众在产业增收、生活便利、教育帮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核心诉求。

层层筛选:从“7个项目”到“候选清单”的严谨考量

“征集上来的项目多,更要优中选优,确保每个落地的项目都能惠及更多群众、产生实效。”官埠桥镇党委书记张文彬要求。在完成项目征集后,官埠桥镇人民政府严格按照“依法合规、惠及广大群众、要素保障到位、按期落地完成”的原则,对7个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多轮筛选。镇经济发展办、农业农村办、民政办等部门联合组建评审小组,逐一分析每个项目的可行性,查看项目是否符合中央及省、市政策导向,评估镇域财政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能否保障,测算项目实施后可覆盖的受益群众范围,预判项目能否在2025年内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效。

“比如有群众提出‘新建镇域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议,虽然需求合理,但经测算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且现有村(社区)文化阵地通过升级改造可基本满足需求,最终我们将其纳入‘后续研判项目’,优先保障更紧迫的产业和民生项目。”评审小组工作人员解释道。经过筛选,3个项目因“要素保障充足、受益面广、时效性强”脱颖而出,成为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初选项目,其中便包括“共建‘六园’推进乡村振兴”和“推进S360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另1个初选项目为“金秋助学资助困难学生”。

随后,该镇政府将3个初选项目上报镇党委会研究。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官埠桥镇“十四五”发展规划、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对项目的战略契合度、长远效益进行再评估。“共建‘六园’能整合全镇农业资源,推动‘多彩果园’‘生态茶园’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S360生态农业观光带则能串联沿线村湾的产业基地和文旅资源,实现‘农业+旅游’融合,这两个项目都符合镇域发展方向,也能为群众带来长期收益。”镇党委书记张文彬在党委会上强调。最终,镇党委会研究决定,将 3个初选项目确定为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镇人大会议票决,其余4个未入选的征集项目则分别移交至各职能部门,继续开展可行性研判,为后续民生工作储备项目。

人大主导:票决制让“民生清单”更具民主分量

“现在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审议《官埠桥镇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说明》……”8月28日上午,官埠桥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如期召开,民生实事项目票决成为本次大会的核心议程之一。会前,镇人大主席团已根据《官埠桥镇人民政府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将3个候选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主体、投资额度、完成时限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印发给全体人大代表,确保代表们充分了解项目详情。

在审议环节,代表们围绕候选项目展开热烈讨论。“共建‘六园’提到要发展‘共享菜园’,能不能明确具体在哪些村湾试点?”“S360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中,如何保障沿线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面对代表们的提问,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逐一回应,详细解释项目实施方案中的细节,现场修改完善项目内容。“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村(社区)和行业,他们的意见能帮助我们发现项目中的疏漏,让方案更完善。”镇党委副书记陈文韬表示,仅“共建‘六园’”项目,便根据代表建议补充了“优先在湖场村、齐心村等蔬菜种植基础好的村湾推进‘共享菜园’建设”“建立果园管护技术培训机制”等内容。

审议结束后,大会进入投票表决环节。工作人员现场分发无记名选票,选票上清晰列出3个候选项目,投票、计票过程全程公开,由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监督,确保票决结果公平公正。最终,经统计,《官埠桥镇关于共建“六园”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方案》和《关于推进S360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实施方案》得赞成票数位列前两位,正式确定为2025年度官埠桥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金秋助学资助困难学生”项目因得票未达要求,将作为“备选项目”,待条件成熟后推进。

“从‘政府定’到‘代表票决’,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实事项目更有‘民主分量’。”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表示,为保障项目后续推进,镇人大已将两个票决确定的民生项目列入2025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将通过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全程监督项目实施,确保“群众盼的事”落到实处。

蓝图落地:以“硬措施”保障“民生实事”见实效

票决结果公布后,官埠桥镇人民政府迅速行动,启动项目实施筹备工作。在《官埠桥镇关于共建“六园”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方案》中,明确了“多彩果园”“生态茶园”“有机菜园”等六大园区的建设目标:2025年内建设精品果园5000亩以上、生态茶园2000亩以上、有机菜园10000亩以上,同时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3.6万亩耕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优先将向阳垸区5000亩“虾稻”田升级为样板区。为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镇政府还制定了专项奖补政策:对新发展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优质水稻生产的主体,每亩奖补50元;对新开发集中连片茶园50亩以上的主体,每亩奖补100元,最高补助10万元。

《关于推进S360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实施方案》则聚焦“生态+产业+旅游”融合发展,计划在S360沿线村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其中新发展茶叶种植面积不小于50亩的每亩补贴600元,新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按300-1000元/亩标准补贴;同时开发农事体验园、采摘垂钓园等休闲业态,推动沿线村湾发展农家乐、民宿,形成“春采茶、夏赏莲、秋摘果、冬品鱼”的四季旅游格局。“我们已经与剑春茶叶、瑞可果园等本地企业对接,计划在S360沿线打造3个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镇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两大重点民生项目,官埠桥镇还同步推进其他民生保障工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镇政府制定奖补方案,对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给予补贴,其中种植粮食作物1亩以上每亩补贴200元,养殖生猪每头补贴500元;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实施防溺水工作奖补办法,对完成“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设施投放的村(社区),每套合格设施奖补50元;在乡村建设方面,推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奖补政策,对群众投入15-30万元的村湾建设项目,奖补5万元,鼓励群众参与村湾改造。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不是‘一决了之’,而是‘一诺千金’。”官埠桥镇镇长余乐表示,下一步,该镇政府将在1个月内制定两大重点民生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报镇人大主席团备案;同时建立项目推进台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分工,确保2025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得实惠、在生活改善中增福祉,真正把“民生蓝图”变成“幸福实景”。

据了解,咸安区另一试点向阳湖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中,通过多种渠道共征集到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29个,经向阳湖镇党委会专题研究讨论确定正式候选项目9个,下一步将召开咸安区向阳湖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票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将加强跟踪督办,指导试点乡镇人大主席团将民生实事项目督办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采取专题调研、组织代表视察、听取和审议报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并在项目完成后开展满意度测评,实现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初定、会商、票选、监督、评议”的“闭环运转”,确保民生实事项目从“一纸清单”到“照进现实”,从“民声民意”变“群众满意”。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根据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实际,梳理总结向阳湖镇和官埠桥镇实践经验,在全区推广开展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咸宁台记者:夏晖 特约记者:程瑶 通讯员:黄慧菊 一审:董盈 二审:聂国力 终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