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在教育沃土上深耕19载,她既是咸宁市优秀班主任,亦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先锋者”;她凭专业让语文课堂迸发活力,用“细心、耐心、暖心”为学生照亮前行之路。她,就是咸宁东方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林元清老师。走进校园,让我们一同聆听她的教育故事。
“语文从不只是课本里的文字,唯有与生活相融,才会有温度、有生命力。”谈及教学理念,林元清老师的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
面对学校学生学情复杂、学习主动性欠佳的现状,她以学校“1+6+1”课堂模式为切入点,潜心钻研教改实践。每节课前,她会先检测上节课所学,再引入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核心目标,用文言文解读校园礼仪规范,结合新闻热点剖析古文里的“家国情怀”;课中,通过小组分工探究、上台展示、互评补充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表达”;课后,布置“给家人写文言祝福语”“用诗句记录校园日常”等实践作业,让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年来,她多次承担教改示范课教学任务,带领教研组反复打磨教学细节,助力更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重拾自信、绽放光彩。
“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身为班主任,林元清成了许多学生记忆里的“追光者”。
班里曾有位叫小敏(化名)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她性格内向怯懦,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作业也常因“怕出错”而拖延。林老师没有急于纠正,而是默默观察。发现小敏擅长画画后,便邀请她负责班级黑板报的文字插画,让特长成为她建立自信的起点;每天课后,林老师都会留十分钟,陪小敏在操场散步聊天,从兴趣话题缓缓过渡到学习困惑;当小敏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后,林老师特意在班会课上公开表扬:“你的声音清亮动听,多表达一定会更出色!”
渐渐地,小敏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主动报名参加学校演讲比赛。“高中阶段的孩子,更渴望被看见、被认可。”林老师感慨道,“多一点耐心等待,多一句暖心鼓励,或许就能帮他们推开自信的大门。”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青年,到带领教研组攻坚克难的教研组长,19年教育生涯中,林元清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教案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学生成长记录里的细致点滴、教研组会议上的热烈研讨,无不彰显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极致追求。
“我只是做了教师该做的事。看见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接纳他们的迷茫时刻,然后用爱与责任,为他们点亮一盏前行的灯。”采访尾声,林老师望向教室的方向,目光温暖而坚定。这份朴素的初心,正是她在教坛上书写不凡篇章的底色。
(通讯员:郑微 一审:董盈 二审:聂国力 终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