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盛夏时节,走进咸安区官埠桥镇河背村千桥果园,夏黑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圆溜溜的翠冠梨压低枝条,无花果软糯香甜含羞叶间,脱骨翠李也即将迎来采摘季……果香四溢间,游客穿梭其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果林间,勾勒出一幅“蝉鸣果林、鱼跃水天”的田园画卷。这座以科技种植立身的果园,正用甜蜜的果实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7月20日,虽已入伏,但果园的人气丝毫不减。“一上午就来了十几批游客,都是自驾来采摘的,一单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元。”果园负责人余君和胡丹夫妇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笑着说。从4月到11月,果园的采摘客流络绎不绝,成为周边地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科技种植,品质为先。千桥果园的果子为何如此受欢迎?“好吃是关键,而好吃的背后是科技种植。”余君介绍,果园坚持选用优质种苗,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以农家肥为主,辅以钙、镁、钾等微量元素和活性酶调节生长,确保果实自然成熟、风味浓郁。此外,果园每年都会更新品种,今年嫁接的白桃单株产量达50斤,新引进的“新华”“玉华”等品种也备受期待。
多元经营,效益倍增。果园自2013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集水果种植、林下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立体种养模式。130亩的果园内,种植了桃子、梨、葡萄、李子等多个品类,其中晚熟永莲蜜桃、翠冠梨等品种尤为畅销。林下养殖的2000多只家禽和800头生猪,不仅实现了生态循环,还为果园带来了额外收益,年综合收入超过30万元。
技术共享,带动共富。在经营好自家果园的同时,余君夫妇还积极帮助周边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从汀泗桥镇洪口村的黄桃,到浮山街道太乙村的晚秋梨,再到古塘联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胡丹说。
如今,千桥果园不仅以优质水果赢得了口碑,更成为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科技赋能、生态种植、产业共富,这条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采访札记:在千桥果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累累硕果,更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科技赋能提升品质,农旅融合拓展市场,共享技术带动共富——这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正如余君所说:“好口碑是种出来的,共富路是带出来的。”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杜双 熊高旭 刘莎 编辑:方焱 实习生:王景怡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