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5月12日,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迎来夏种关键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耕田机在稻田中穿梭作业,翻耕出湿润肥沃的土壤;村民们紧随其后,将一株株翠绿的秧苗有序栽插,为千亩良田披上“绿装”。作为咸安区“小粮仓”和富硒水稻产业示范村,高赛村正以机械化耕作与生态种植模式,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以前人工耕田,一天顶多翻一亩地,现在机器半天能翻十亩田,省时又省力!”当地村民指着翻耕后的稻田感慨。今年,高赛村全面推广机械化耕种,全村超八成稻田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耕作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以上。镇农技服务中心还为农户提供无人机施肥、智能灌溉等“菜单式”服务,让科技为夏种保驾护航。
作为高赛村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富硒水稻种植已形成“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镇农技服务中心指导下,村集体成立富硒水稻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依托富硒大米“抗氧化、抗衰老”的健康属性,高赛村打造出“淦河硒米”品牌,产品畅销武汉、长沙等周边城市。2025年,该村计划新建稻米加工厂和冷链仓储中心,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旅融合。
随着耕田机驶向远方,新插的秧苗在风中摇曳。这片承载着希望的田野,正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绘就一幅“田绿、民富、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通讯员:张慧英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