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养胃又防癌,但有一个天大的缺点!吃前不注意,“长寿果”变“催命符”

说到花生,它不仅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深受大家的喜爱,还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坚果,享有“长寿果”的美称。


花生有益健康,中西医都赞不绝口

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花生味甘,性平,有补脾养胃、润肺化痰、补中益气等功效,是我国传统的滋补食品。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花生营养价值高,是坚果中的佼佼者。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钙、钾、镁、铁、硒、锌等)、维生素(维E,B1、B2等)以及天然活性物质(胆碱、卵磷脂、白黎芦醇、植物异黄酮等)。

图源:壹图网

其中,花生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3.9%,每100克花生约含20~25克蛋白质,是鸡蛋的1.5~2倍。

虽然花生的蛋白质不算优质蛋白,但其赖氨酸含量高。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入来获得。

此外,花生所含的脂肪酸,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预防血管堵塞、改善血脂的构成。

图源:壹图网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两次花生的男女,其患结肠癌的风险分别可降低27%、58%。

科学家们分析,这可能是花生中的叶酸和其他防癌活性物质起了作用。

不过,话说回来,花生虽好,但它有一个天大的缺点——一不小心就吃错了,进而威胁健康。

这里所说的「一不小心就吃错」,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吃就停不下来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吃花生一时爽,一直吃一直爽。

但问题是,花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每100克花生约含45克脂肪,是瘦肉的6~7倍,其所含的热量约563千卡,是瘦肉的4倍。

一旦吃起来不加节制,简直比吃肉还容易让人肥!

图源:壹图网

可生活就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

相较其它富得“流油”的坚果兄弟,花生算相对“贫油”的,因此,只要不是油炸花生,一般大家吃起来会没多少顾虑,不知不觉就会吃下去很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平均每天大豆类和坚果的总量在25~35克。如果每天吃大豆25克左右,那么坚果可以吃10克,大概10~12颗花生。

图源:壹图网

试问,你一次大概什么量?

特别提醒:

①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胆囊炎等疾病患者,尤其不能大量食用花生。

②有一小部分人对花生过敏,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更不适合吃花生。

花样吃法超诱人,但暗藏伤身危机

花生吃法花样多,各有独特滋味,诱人口舌,但稍有不慎就可能把人吃伤了。

1、生吃

生花生没有经过加工,营养没有损失,但它在生产、储存过程中被污染的机会较大,譬如一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就特别“偏爱”花生。

图源:壹图网

此外,人体对生花生的消化吸收较为缓慢,大量生吃可引起消化不良。

建议:适量购买、干燥保存、注意卫生、少量食用。

2、煮花生

水煮花生味道鲜美,其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基本能够保留下来。

但很多人煮花生时,喜欢添加多种调味品,再加上要想透过外壳让花生仁入味,往往添加量还不少。

在这些调味料中,盐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参与度最高。可一旦盐吃多了,很容易伤胃毁肾,加重高血压等慢性病,招惹癌细胞。

建议:适当调味,少量食用。

3、炒花生、炸花生

首先,花生经过高温火炒或油炸后,其4/5的维生素B1被破坏,蛋白质、纤维素和新鲜花生衣也会被部分炭化或全部炭化,这样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会随之降低,甚至被破坏。

其次,现在炒花生、炸花生的花样很多,比如咸干花生、五香花生、淮盐花生、脆皮花生、海苔花生等等,常让人食指大动。

图源:壹图网

然而,好吃归好吃,但在加工过程中,它们无一例外地需要额外添加盐、油、糖、食品添加剂等成分,常吃并不健康。

建议:适量吃一些吃原味的最好。

此外,对于煮花生、炒花生和炸花生,它们还有一个共同问题:不利于人们鉴别原料的质量好坏。

若是掺杂了发黄、发芽及霉变花生(这些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较高),相对不易发现。

因此,如果吃到发苦的花生,一定要及时吐出,且充分漱口。

图源:壹图网

除了容易吃错,吃花生时稍有不慎,还容易——

误入气道,危险危险危险!

咽喉部位是气道和食道的交汇处,气道只供气体通过,若有异物误入气道,很容易在局部发胀而堵住气管,轻则呛咳,重则窒息,导致急性呼吸困难,大脑缺氧,危及生命。

而坚果、糖果、果冻、糯米制品等食物,都是常见的容易“误入歧途”的危险分子。

其中,花生米尤其多见。它一旦误入并堵塞气道,其危险程度不亚于一颗子弹。

图源:壹图网

所以,对于以花生米为代表的“危险食物”,大家食用时要注意:

对小孩——

家长要把好关,最好不给小孩吃。如果非要吃,可将食物处理成小块、小条等,同时盯着孩子,别让他们在打闹、跑跳中进食,以免将食物吸进气道。

对成人,尤其是吞咽困难的老人——

吃花生等坚果以及一些不易咀嚼的固体食物时,千万不能着急,要细嚼慢咽,以免引起误咽和异物窒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对于异物卡喉,大家要掌握有效的救助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危机关头,这可是能救命的!

海姆立克法,简而言之就是压肚子。

人体腹腔和胸腔之间有个横膈膜,压肚子可以提高腹部压力,使横膈膜向上挤压,从而挤压胸腔,排出异物。

操作方法:

★ 针对0~2岁的婴幼儿

一只手掌拖住其胸,使其面部朝下,身体倾斜,另一只手拍打其背部中央。

图源:家庭医生原创

★ 针对2岁以上的孩子及成人

1.位于患者背后,双手环抱其腰部;

2.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上腹部,另一只手抱住拳头;

3.双手快速向内、向上方用力挤压数次,直到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排出。

图源:家庭医生原创

★ 自救

自行用拳头压上腹部,也可将上腹部压在椅背、桌缘、栏杆等处,反复用力压迫。

来源:健康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