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亲爱的》,讲述了两位被拐孩子的父亲,在全国苦苦寻子的故事,直到影片结束,主人翁韩德忠也没找到自己的儿子。韩德忠的原型,就是咱们湖北监利的孙海洋,为了找到自己的儿子,他和妻子一直在儿子丢失地深圳打工。今年的12月6日,时隔14年后,他们终于见到了被拐的儿子孙卓。12月7日,孙海洋夫妇带着孙卓,一起回到老家监利认祖归宗。
听说孙卓要回来了,家乡父老早早来到了孙卓的家,锣鼓声响彻在大街小巷。分别了14年,奶奶的手里还紧紧攥着当年寻找孙卓的海报,海报上的小娃娃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爷爷、奶奶紧紧抱着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宝贝孙子,就像是抱着当年的孙卓,生怕有人抢走了他们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2007年10月9日,对孙海洋一家人来说,是他们记忆中最灰暗的一天。当时,孙海洋夫妻俩带着孙卓在深圳打工,住的地方是一个城中村,那天晚上,孙卓在外面玩,孙海洋准备叫孙卓回家的时候,发现孩子不见了。警方调取的监控画面显示,晚上8点钟的时候,这名大约40岁、身高1米68左右、比较瘦的男子,把孙卓拐走了。从那天开始,孙海洋一家就踏上了漫长的寻子路。
孙海洋:“很多人问我,去过哪些地方,我只记得,除了新疆和西藏没去过,其它地方我都去过。我估计孩子已经上中学了,我在福建那边一个学校,蹲了20多天,到处贴广告,拉横幅,就只能这样了,很迷茫,我已经认不出孩子(长什么样子)了。”
14年了,孙海洋一家从来没有放弃寻找儿子,深圳警方也没有放弃对这起案件的侦破。通过公安部“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专班会战,还有广东省公安厅比对专班会战,深圳警方终于发现,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的吴某龙有作案嫌疑。通过这条线索,经DNA比对,山东省阳谷县一名18岁的男孩,就是孙海洋的儿子孙卓。
孙海洋:“他们叫我去认亲,我都不敢相信,我走在路上,生怕会有什么变化,我害怕,我很害怕,害怕万一不是我的儿子,我真的就要死掉了。到了那里,我把孙卓亲手抱到手上的时候,我知道,我真的找到孩子了,我以后再也不用找孩子了,我大哭起来了。”
寻找了14年,终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第二天,孙海洋和妻子,就带着孙卓回到老家监利,看望已经年迈的爷爷奶奶。孙海洋说,尽管他们非常思念儿子,也希望孙卓能够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会尊重孙卓的决定。
监利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涂海艳:“为防止孩子被拐,平时父母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牢记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孩子外出期间,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一旦发现孩子丢失,请家长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做好相关信息采集。”
目前,拐卖孙卓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院批捕,至于孙卓的养父母和另一名被拐孩子的养父母,是否涉嫌拐卖儿童罪,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律师刘丽伟:“对于‘买方入刑’,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争论,比较典型的就是‘买方也是受害者’。一些买方的确会善待被拐卖者,甚至会与之产生感情,就像孙卓和养父母,但这并不能成为为犯罪开脱的理由。事实上,正是因为买方的存在,才使得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大量存在,消除非法需求,进而消除市场,态度必须鲜明,这样才能扭转局面。”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吕卓伟 通讯员 夏晓燕 李必长 责任编辑 马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