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买买买、被骗悔悔悔……“双11”期间襄阳市电诈发案提示

今年“双11”,花招又翻新。从11月6日至12日一周时间里,随着“双11”各种抢劵、补贴、折扣、返利、预售的狂轰滥炸,一些“剁手党”只顾在网上买买买,不料却掉入骗子编织的“天罗地网”而悔悔悔。上周发案特点是:






一是发案环比上升。发电诈案件34起,环比上升36%,同比下降82.11%。

二是四类案件居多。“双11”期间,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投资理财、贷款诈骗位居前四,分别计14起、8起、5起、3起,合计占全部发案的88%。

三是女性被骗突出。计26人、损失185万,分别占全部案件的76.5%、70%,平均年龄36岁,人均被骗7万多。

四是部分地区高发。其中樊城10起、枣阳9起、襄城5起,合计占全部案件的70.6%。

警方剖析几类高发案件的常见诈骗手法:

1、刷单返利,轻松挣到外快?

11月10日,乔某某通过抖音进入一个兼职刷单聊天群,在群内被人诱导,点击链接下载了一个“华信”APP,随后乔在“客服”的指导下,开始刷单返利,共计被骗近7万元。

警方提示: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网络刷单都是诈骗。电诈骗子发布高额佣金的虚假兼职广告,吸引受害者兼职点刷单返利。一般以小额返利,博取信任,再引入圈套。后期嫌疑人会以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节假日休息等理由,要求受害者继续刷单或向其指定账户转账,以此激活刷单账户。此类被骗的多是学生、宝妈和待业群体。

2、客服来电,征信需要升级?

近日市民莉莉接到“京东客服”的来电,说莉莉的京东白条需要升级,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京东白条是业内首款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用户可以享受“先消费、后付款,实时审批、随心分期”的消费体验。因客服准确说出开户时间、个人信息,莉莉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相关验证码,随后收到在某金融平台贷款3万元的短信才知道被骗。

警方提示:来电是假,骗钱是真。此类案件主要手法是非法获取公民信息,骗子冒充快递、卖家、平台客服,以网购商品质量、快递渠道、平台操作、店铺经营等原因,联系并诱导受害人泄露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最后远程操控转走受害人银行卡上的资金。此类被骗群体大多是经常网购人员。

3、快递丢失,愿意三倍赔偿?

黄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件衣服,连续三天物流显示仍在同一位置。10月13日,黄女士接到了自称是“顺丰”快递人员的电话,称黄的快递丢失了,愿意给予三倍赔偿。在核实信息后,黄女士添加对方提供的“快速理赔中心”微信,将接收赔款的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发给了对方,后发现卡内7万余元全部被骗子转走。

警方提示:快递丢失赔偿是公司行为,无需私加好友,退款会通过购物平台原路退换到事主。物流诈骗主要手法是非法获取公民信息,以理赔为由引诱受害人,添加客服钓鱼网站,骗子在“理赔转账”的过程中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远程操控转账或手机解绑,转走银行卡上的资金。此类案件受害群体大多是喜欢网购人员。


警方再次提醒:电诈万骗不离财,天上不会掉馅饼;个人信息要保护,客服来电要核实;快递丢失走程序,屏幕千万不共享;下载反诈APP,反诈之弦要绷紧。

如果你还是虚无缥缈,如果你还是自以为是,如果你还是不以为然,如果你还是听不进警方善意的提醒,那么下一个被骗的极可能是你!

生活就要脚踏实地,不要幻想什么“诗与远方”。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它应有的光和热吧!

一旦遭遇电诈,要妥善保存有关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求助并紧急止付。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侯 军 窦哲 责任编辑 徐珊珊)

(作者:廖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