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级书记访谈②——大幕乡

云上咸安报道:大幕乡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乡镇,在面对目前的疫情形势上,大幕乡在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和作法?大幕乡的党委书记姜勇,以及大幕乡西山下村党支部书记胡柏红为大家一一解答。


大幕乡党委书记姜勇: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9年,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实现全部脱贫,这是我们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年,我乡将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的措施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稳就业,保收入。3月份以来,我乡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方式,积极组织贫困户外出务工,确保贫困户务工就业不受疫情影响,保障收入。对于滞留在家的贫困户,我主动对接咸宁市高新区、咸安开发区及有关工厂企业,了解招聘信息和人岗匹配情况,有序组织贫困户应聘就业。同时,还扩大公益性岗位招聘规模,增加了110个岗位。


二是搭平台,促消费。我乡专门成立湖北咸宁云秀大幕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并于去年11月注册“云秀大幕”商标,依托湖北麦盟商贸有限公司优质的电商资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疫情期间,我乡积极帮助养鸭大户销售滞销鸭蛋67000枚,价值4.5万元。同时建设云秀大幕农副产品展销馆,来展示全乡特色农副产品,预计6月下旬开放。届时,邀请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观体验,感受大幕“云秀之美”。

三是强基础,优产业。经统计,全乡现有村级主导产业20个,共带动贫困户327户;在建产业项目7个,预计带动贫困户95户。下一步,我乡将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统筹本土资源优势,精准发力,逐村谋划,形成特色产业群、产业链,深入挖掘楠竹、茶叶、旅游等资源,找准发展路子,形成“一村一策一品”发展格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大幕乡不管是从就业方面,还是从促消费、优产业方面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新的基础,在西山下村是采取了互联网与农产品相结合的方式去推动产业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契机触动了大幕乡西山下村选择发展这种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呢?

大幕乡西山下村党支部书记胡柏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今年以来村“两委”班子一直在思考,如何紧扣巩固脱贫成效主题,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西山下村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在大幕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驻村工作队区公安局以及区扶贫办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到达9.96万元。

目前,我们村现有产业1个,绿源茶叶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的1000亩高山有机茶产业,2019年投入生产,年可产有机茶叶4000公斤,年产值达到700万元以上,该基地共带动贫困户61户受益,其中土地流转租金29户、带动务工32户。今年3月份复工复产以来,共带动农户务工100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建项目2个,一是茶叶生产车间项目,总投资143万元,本月底建成投产,预计年产生效益10万元,带动贫困户20户;二是电子商务中心项目总投入70万元,预计2020年6月建成投产,年效益6万元带动贫困户10户。

下一步,我村将围绕现有产业,采取“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模式,依托电子商务中心平台,建立覆盖全乡的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湾群众发展农产品种、养殖,通过点对点方式把具有大幕乡土气息的名优农产品推向城市家庭,提高群众收入,不仅改变了群众单一生产销售模式,同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双垅村作为咸安区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在抓产业、强基础、抓就业、促脱贫上,也是做了非常大的探索,就今年的形势而言,双垅村在克服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

双垅村党支部书记朱万泽:

双垅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601人,是咸安区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克服疫情影响,留住青山、赢得未来,我村重点围绕5个方面做文章。

一是保收入。我村详细摸排贫困户外出务工情况,截至5月底,贫困户已外出务工220人,村级公益性岗位安排28人,稳定贫困户务工收入;自身发展产业贫困户66户283人,计划在6月中旬发放第一批产业奖补资金7.5万元。

二是促关怀。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组织一次结对走访活动,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周作为“扶贫周”,组织所有结对帮扶干部每月不少于1次,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三是优环境。我村今年将拓宽改造邹山线(庄屋罗至山里头路段),积极争取区交通部门以奖代补资金,对邹山线(庄屋罗至山里头路段)2.6公里路面拓宽改造至7米,将方便沿线5个组1000多村民出行。

四是树新风。今年我村开展村湾环境综合整治,筹措扶贫资金20万元在全村开展以“整治脏乱差,倡导新风尚”为主题的村湾环境综合整治,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发动农户和贫困户参与,着力改善邹家山至罗家湾沿线村湾环境。

五是优产业。我村楠竹资源丰富,为了将竹资源利用的淋漓尽致,我村先后争取扶贫资金870万元,建设了楠竹加工厂、竹堆厂、竹工艺品厂等,目前在建的有一座竹炭厂、新建一座竹筷厂,实现从一根竹竿加工到全竹利用的产业链。同时建设有两个光伏发电项目和入股致富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40万元左右,带动村民和49户贫困户就近就业。



作为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在帮助大幕乡金鸡山村克服疫情,脱贫攻坚上具体有哪些措施,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驻大幕乡金鸡山村第一支部书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任科员夏禾主任:

疫情以来,我们金鸡山村一边开展疫情阻击战,一边谋划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精准扶贫工作的:

一是抓就业扶贫,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建立贫困户外出务工台帐,保障务工就业。今年全村贫困户外出务工人数222人,首先是利用政府点对点对接的契机,分期分批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送到相关企业复工,其次是利用电话或微信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开具务工证明让他们回原单位复工。提供37个公益性岗位安排那些有劳动力而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务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动员个体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务工。今年蔬菜合作社就有7户8人在基地务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二是抓产业扶贫,确保增加贫困户收入。利用政府以工代赈项目15万元,让贫困户务工,增加贫困户收入。利用温氏养鸡项目,带动贫困户51户,每年每户增加收入1000元。鼓励在家务农的贫困户大力发展家庭种养业,实行产业奖补,对种植业每亩奖200元,对养鸡、养鸭、养鹅每只奖20元,养猪羊每只300元,养牛每头1000元,2019年奖励资金89010元,2020年计划奖补100730元。抓消费扶贫拉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为了加大贫困户收入,我局利用消费扶贫的契机,投入资金10万元,筹建电商平台,帮助金鸡山村注册金鸡牌商标,为金鸡山贫困户生产的农付产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将我们局职工每人500元消费扶贫指标全部用到驻点村消费,购买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让贫困户从消售中体会自己赚钱的获得感。


能够切实提高贫困户的收入,离我们脱贫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祝愿大幕乡能够克服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编辑:雷茹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