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 我们把掌声和赞美送给“他们”

云上咸安报道(记者:李瑞丰 通讯员:李琳)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浴血奋战,尽管当前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广大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岗位,奋战在一线。

上午9点,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前,不少市民正在排队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一旁的感染性疾病门诊内,呼吸内分泌科护士长钟俊芳正在进行核酸检测人员统计。自医院1月25日被指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以来,钟俊芳主动请缨,成为抗疫一线护理“战士”。病情救治告一段落后,钟俊芳又接到了新任务——对所有发热病人、新冠肺炎出院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的标本采样。

“核酸检测在卫生部规定为高风险操作,要求我们要做到三级防护,最高的防护标准,因为采样需要病人张口,然后对着你呼吸,采他的咽后壁的分泌物做检测,所以容易形成气溶胶,很容易被感染。作为一个医护人员,说不怕是假话,但有时候一想,在危难的时候,总得有人冲在前面。”钟俊芳说。

“我们现在每天在这里采样的人数虽然说变化不是很大,但是面对的人群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筛查,对一些密切接触者,或者说之前确诊然后复查的这部分人进行梳理,为了把疫情传染源彻底切断。”

按规定,医护人员从病区撤下来后要到酒店隔离休息14天,但钟俊芳坚持放弃休息机会,主动投入到新的工作任务中。两个多月来,她和团队每天面对新冠肺炎出院病人、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累计采集样本2000余人次,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感染科是疫情救治的最前线,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1月20日,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担心科室其他医护人员有心理压力,感染科主任万禧炜首当其冲,一门心思扑在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日均工作15多个小时,吃住都在医院。

“前期的治疗我们对中药的应用基本上达到了100%,所有的病人基本上都上了中药。对重症病人我们治疗方面主要是关口前移,有重症趋势我们就按重症来处理,开出了药我们就上,我们发现通过早期干预,有重症倾向的我们很快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把病情控制下来。”万禧炜说道。

“现在我们主要就是为了配合目前的形势,复工复产,我们把相关的、可疑的人群进行留观、排查,确定没有感染我们再把他放出去。”

病房“清零”,但是战斗并没有结束。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万禧炜正和感染科40余名医护人员全员在岗,每天密切关注着疫情变化。

编辑:雷茹

责编:聂国力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