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观察 | 【记者手记】用新供给激活温泉夏季消费

坐拥“中国温泉之城”美誉,咸宁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一城十二泉,几乎县县都有温泉水,且开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唐代。目前,咸宁有地热井约60口,地热水年总储量达700万吨,日出水量1.5万吨。在湖北16家开业运营的温泉项目中,咸宁占据7家。

据了解,受经济大环境和季节性变化影响,咸宁7家温泉景区中,不少景区夏季的生意惨淡,一些温泉景区迫不得已,还暂停了夏季的温泉经营业务,专做冬天一季的生意。

温泉产业破局,淡旺季“冰火两重天”的困境必须破解。业内人士普遍认识到,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温泉行业已从最初的“泡澡”时代,逐渐融入疗养、娱乐、休闲旅游等元素,而“温泉+”或将成为破解淡旺季困境的一大方向。

夏日经济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碧桂园凤凰温泉、龙佑温泉、三特浪口温泉等咸宁部分温泉景区正在迎合消费新势力,发力新业态,重塑经营和发展模式,让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不再淡。

去年出台的《湖北省域战略规划》赋予咸宁打造全国知名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去年底,该市提出加快推动温泉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以新需求倒逼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我们期待,更多温泉景区能丰富经营业态,创新消费供给,迈向“全季”运营,擦亮“香城泉都·康养咸宁”金字招牌,助力咸宁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章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