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从滑雪场冲进水上乐园,夏天也能体验冰火两重天!”武汉游客陈先生一家在际华园的欢呼声中,道出了咸安今夏的文旅魅力。
据悉,2025年1-7月,咸安区累计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2%和23.6%。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咸安区以重点项目为引擎、以多元业态为纽带、特色景点为支点,推动文旅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跃升”的生动实践,咸安区以“山水皆景、全域可游”的文旅新图景,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冰雪溯溪双驱动:新兴景点引爆暑期市场
今夏,冰雪、水乐园、溯溪......咸安以“清凉经济”破题高温挑战。际华冰雪·香城滑雪馆建筑面积3.9万方,目前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室内综合性滑雪训练中心,暑期期间推出“冰雪避暑夏令营”“萌宠冰雪派对”“欢乐打雪仗”等活动,一大一小亲子2小时滑雪票低至88元(咸宁本地居民专享),夜场票同步开放。馆内设专业滑道、嬉雪区及冰上乐园,日接待容量达2000人次。
“暑期到处都是人,但这里惊喜满满!孩子在娱雪区玩了3小时都不肯走。” 武汉游客张女士感叹,滑雪馆内恒温零下5℃,与室外高温形成强烈反差,亲子家庭在雪圈赛道和冰上碰碰车间笑声不断。
水晶谷梦幻水世界毗邻滑雪馆,推出暑期畅玩卡,结合水上滑梯、泳池派对等项目,形成“滑雪+玩水”联动体验,烟花电音节上,DJ音乐与水上项目交织,游客黄睿谦兴奋地说:“沙滩派对和乐队演出氛围拉满,烟花秀更是浪漫暴击!”
溯溪热潮在马桥镇高赛村王家畈古码头涌动,溪水清澈、游人如织,日均车流量超2000辆。村民借势摆摊增收,学生勤工俭学,村委会增设安全员及救生设备护航。 “这里就是天然避暑山庄!孩子摸鱼捉虾,大人烧烤聊天,全家都能尽兴。” 游客王先生带着孩子涉水嬉戏。
文旅矩阵:从“赏花经济”到全域体验
咸安打破“季节限定”,构建“春赏花、夏玩水”的旅游链。沿S360省道打造百公里油菜花带,马桥镇建国畈3000亩花海单日吸引数万游客,带动市集农产品销售超50万元。开展了“樱花红陌上·邂逅在咸安”樱花文旅活动和“金色咸安·春日‘油’约”油菜花文旅活动,有效带动“春日赏花经济”。
夜间经济再度升级,龙潭里景区夜间游客占比超60%,暑期推出《大马戏》等杂技魔术盛宴,游客林女士高兴地说:“孩子穿汉服学宋代点茶,玩得开心还涨知识!”淦河月亮湾、海德香街等10个夜游打卡点持续扩容,目标将夜间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高桥镇“乡村客厅”融合记忆老街、乡遇稻田等场景,萝卜公社举办“花漾泼水嘉年华”,傣族歌舞、捉鱼摸虾等活动点燃夏夜。
奇趣森林电音狂欢节以“电音+篝火+非遗+亲子”四重融合为核心,既满足年轻人对潮流文化的追求,又通过萌宠互动、免费游乐设施覆盖家庭客群;赤兔马休闲牧场则主打草原风情,精心规划了专业教学与生态野骑两大核心功能区,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周末预约爆满。
咸宁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推出“潮玩电音·哪吒闹海”周末活动,抖音直播间购票148元即可享温泉与电音跨界体验,松鼠部落水上乐园于7月26日举办“海啸电音漂浮节”,解锁“水上蹦迪”新玩法。
项目赋能未来:驱动"系统跃升"
咸安推动文旅资源向产业链深度转化,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梓有集农文旅产业园签约“大乐之野”等6家高端民宿品牌,预计9月开始试运营;江南桂谷完成500亩桂花种植及灌溉工程,联合高校申报科普研学基地;汀泗桥红色旅游区7个子项目全部启动,计划2026年8月整体开园。
两大新增点,分别以夜游演艺、赛事运营为特色。龙潭里景区半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日均游客量达2000人次以上,营收超300万元,夜间游客占比超60%,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增收;咸宁全民健身中心,专注咸宁体育场馆运营与赛事策划,运营全民健身中心,承办马拉松等赛事,联合高校开展青训,自去年8月至今营收超500万元,预计年营业额800万元-1000万元。
如何破解融合痛点?针对马拉松赛事“赛后即离”问题,深化“冰雪+温泉”“康养+旅居”模式,拓展银发客群市场,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
“回家即度假、到家即旅游”——际华园水晶谷的这句口号,恰是咸安文旅发展的缩影。从大幕山樱花谷到王家畈的潺潺溪流,从龙潭里的璀璨夜色到滑雪馆的冰雪飞扬,将“诗与远方”写入每位游客的旅途记忆。
(融媒体记者:陈柱 通讯员:徐婷 余勤 编辑:章琼丹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