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惠民政策宣传、化解群众矛盾、引导乡风文明、整治环境卫生、维护公共设施,参与乡村振兴……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一支“特殊”的无职党员队伍活跃在乡村,为村民服务成佳话。原来,贺胜桥镇深入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从“设岗、定责、践诺”等方面激发无职党员发挥专长服务群众,做到“有岗有责、有为有位”。
“管事佬”陈恢云
陈恢云是贺胜桥社区茶场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事茶叶加工和销售。他因喜欢多管事被戏称“管事佬”,在制茶车间共同缔造示范点升级改造中,做到“我是党员,我先行”,并积极协调18户经营户投资、投工、投劳,助力贺胜茶叶大市场打造成一处茶文化打卡点。
看到小孩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陈恢云主动认领了茶叶大市场的墙体彩绘维护与保洁工作。为干出样子,他挨家挨户上门给家长宣传,让各户家长约束好自家小孩;遇到孩子们放学人流量集中的时候,他就加大巡查频次,甚至化身“老师”,现场教学,教育孩子们要共同爱护公共设施。
“如果没人制止,花了很大精力打造的墙体彩绘很快就会被破坏掉。”陈恢云说,如今这900多平方米的墙体彩绘无一处污点,恰似“房在景中、景在房上”,人见人夸。
“管事佬”陈恢云还积极与其他党员一起参与制茶车间环境卫生整治、绿化带内花草树木的看护、疏导车辆有序停放以及茶叶大市场内商户门前四包等工作。
“修路倌”曾庆林
万秀村十三组村民曾庆林是一名无职党员,心系父老乡亲出行安全,最近和修路杠上了,被大家亲切称为“修路倌”。
“看到老家的人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非常不便,就想着帮一把。”曾庆林谈起刚为村里修的1.568公里通组道路时说,每次经过,看到村民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时,感觉特别满足。
曾庆林现任咸宁市磊鑫石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热心公益事业,此次为了修通家乡这段“晴雨路”,主动出资50余万元,并亲自参与到修路过程中,组织施工方平整路基、开挖沟槽、硬化路面……最终将这条原先宽度不足3米的“烦心路”,修成了5米宽的“幸福路”。
“作为一名党员,带头为群众干点事心里很舒坦、很幸福。”曾庆林说,以后将主动加入护路中,做一个好“路长”。
据悉,曾庆林先后多次出资帮助家乡修建道路、翻修水塘、安装护栏等,是村民心中的好乡贤。
“垃圾管理亭长"李志强
看到小区垃圾不分类,还乱扔乱倒,贺胜桥社区的无职党员李志强主动认领了茶园小区的垃圾分类亭公共的管护工作,成为“垃圾管理亭长”。
为做好垃圾管理工作,李志强制定了周计划:每周定期对分类垃圾桶进行清洗,对垃圾分类亭周边进行打扫,并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桶是用来装垃圾的,它本身并不是垃圾,要保持外观干净、标识清楚、摆放整齐。”李志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考虑到茶园小区属还建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混装投放现象普遍。李志强就坚持在早餐和晚饭后这两个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守在垃圾分类亭的旁边,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引导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劝导不文明行为,为打造宜居和谐的茶园小区尽心尽责。
贺胜桥镇采取“个人自愿+组织认定”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就近便利原则,结合个人意愿择优配岗,514名无职党员在产业振兴、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纠纷调解等10类岗位领岗认责,成为这个冬天服务乡村里最暖的“一把火”。
(特约记者:王永红 胡剑芳 李婷婷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