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最可爱的人是军人,然而,那些默默无闻为军人作出无私奉献的军嫂,更是值得可敬可爱,是她们用人间大爱铸就了军人的坚强后盾,才得以祖国的边防固若金汤,才得以我们的家园和平安宁。在咸安有这样一位军嫂,她叫熊婕,丈夫王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驻云南部队中校军官。从嫁给军人的那天起,就深知作为军嫂,不仅意味着选择一名军人做丈夫,更意味着要承担一种责任和使命,她没有犹豫,并暗下决心,丈夫在一线保家卫国,她也不能落后,做到家庭、事业一肩挑,给他一个温暖稳固的家,让他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国防事业工作中去。与丈夫结婚12年来,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相濡以沫,携手并进,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丈夫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多项任务,还考取了火箭军指挥学院在职研究生,开启了他报效祖国国防事业更大更新的奋斗历程。
为爱赴边随军 花开并蒂云南
熊婕出生于湖北咸宁一个普通家庭。她从小就喜欢军人那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的为人,更深深为军人不畏困难、永不屈服的精神感动。她与爱人是高中同学,深知丈夫满怀壮志踌躇的报国热情,所以军校毕业时,毅然选择分配到边远一线部队工作。然而,王宇在去到云南后很长时间水土不服,总是吃不香、睡不好,经常感冒发烧,为了让他安心部队工作,2009年,她决定赶赴云南结婚,放弃武汉稳定的工作。家人朋友都不理解,她们都劝她:嫁给当兵的肯定要吃苦,你要有思想准备。母亲也说:自己要考虑清楚,今后后悔就来不及了。她却说:军人诚实可靠,嫁给军人,她绝不后悔,再苦再累她也心甘。黄鹤楼、汉正街、东湖...…一道道风景美不胜收;边远、深山、洞库…...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一边是繁华大都市,一边是山区导弹阵地。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世界,却因一份对军人无私的爱,让这位柔弱的女子不远千里走了过来…...
说是随军,实际还是经常见不到。她随军到部队驻地的第一年,正好赶上丈夫所在部队转型发展,接收新型武器装备、跨区驻训演练、参加军委战役演习等重大任务接踵而至,经常几个月不能回家。丈夫工作的营区驻扎在郊区,离部队家属院有十几公里,交通不便,每次去要转乘几次车。工作日要留营住宿值班、周末加班,既然丈夫不能回,那她就主动进部队探望。每当去到营区,看到训练场上、指挥车里忙碌的爱人、英姿飒爽的官兵们,让她对军人的事业多了一份钦佩,对丈夫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她心里的苦也就淡了,自豪感油然而生,军人把军装穿在了身上,而她把军装融入了心里。在丈夫的部队里,她总像姐姐一样对待每一位战士,她做得一手好菜,每逢过年过节,亲自下厨给战士们做可口的家乡菜,与士兵聊天唠家常,尽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闲暇之余这些弟弟们都愿意找这位“知心大姐”一起谈心、说说心里话。官兵们都说:“构建和谐军营少不了嫂子的一份功劳啊,我们要把军嫂们对军人的理解和支持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强大动力!”
十年吞苦忍痛 共同织梦国防
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丈夫是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2011年怀孕时,丈夫所在部队正在全力准备实弹发射演习,训练任务异常繁重,她为了鼓励丈夫心无旁骛地准备重大任务,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哼声,更没有埋怨抱怨。2018年5月,怀孕二胎7个多月的她,突患重症急性胰腺炎住进医院,即使病情危急,她都坚持没有告知丈夫,而是忍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剧痛,直至驻地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人命关天,其他几位军嫂才瞒着她通知其丈夫赶来。她被连夜转至昆明云南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一个星期,才保住了大人和早产的小女儿。刚经历生死考验,躺在病床上的她又迎来艰难的抉择,丈夫被上级党组织抽调到某新组建导弹部队任职,一家四口还没来得及分享劫后余生的喜悦,就面临三地分居的痛苦局面。在自己身体最虚弱、精神最需要抚慰的时候,她依然默默选择支持爱人工作,出院仅半个月,她就带着两个小孩依依不舍地搬迁返回湖北咸宁,只为爱人能放下所有的牵挂而潜心投身新的奋斗事业。
坚守初心誓言 尊老爱幼担当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大女儿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是她一个人在医院抱着娃跑上跑下。孩子刚会说话那会儿,看到穿军装的人就喊爸爸要抱抱。孩子渐渐大些后,有一次问她:“为什么我同学的爸爸天天都在家,我爸爸却不在?”。她告诉孩子说,你的爸爸是军人,军人有军人的职责,他在保卫我们的国家!现在大女儿就读咸宁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几乎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学习标兵”“三好学生”。2020年,刚好爸爸休假回来探亲,受学校班主任邀请给班上孩子讲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当身穿军装的爸爸出现在女儿的教室,同学们向女儿投来羡慕的眼光说:“哇,你爸爸好厉害啊,我也想要这样的爸爸!”女儿露出自豪的表情,再也没有埋怨过爸爸,把对爸爸的爱意深深藏进了心里。小女儿如今三岁了,对于爸爸的概念就是:我的爸爸在手机里。想爸爸了就只能捧着手机说:“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丈夫虽然经常对此感到愧疚和心疼,但无奈于责任重担在肩,只能将歉意埋藏心底。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生活中她呵护着温馨的小家,她是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多重角色。公公也是一名军人,有严重的肝硬化、肝腹水,2008年住过院后一直没有完全康复,这些年每三个月就要到武汉湖北省中医院体检和保守治疗,短则二三天,长则一个星期,都是她与婆婆一起无微不至地照料。婆婆因长期的工作劳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问题,有一次,婆婆卧床不起,她瞒着丈夫,独自一人照顾老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两个小孩,每天总是早起晚归,忙前忙后,而这些她都没有和丈夫提及过,还是丈夫在回家探亲时听邻居说的,当丈夫愧疚地说起时,她只简单了说了一句:"没事,我能行,你放心吧。"就这么几个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可又有谁能说清楚里面包含着多少情感,多少不易?但她从不把这些辛酸苦辣的家庭琐碎流露给丈夫,她总是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除了照顾好家庭,军嫂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她回到咸宁后应聘在交建集团从事党建工作。她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对党建工作完全空白,于是每天晚上等小孩入睡后,加班加点对党建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她始终坚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由于工作的努力,不到半年各项工作业绩出色,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普遍的好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多年来的艰辛付出,没有付诸东流,她以实际行动做一名爱国拥军的好军嫂。十二年的军嫂生活让她深刻体会到军人背后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坚持用满腔热情和对军人诚挚的爱,坚守自己的初心誓言;十二年的无私奉献和全力支持,终于换来家庭的和睦幸福和丈夫军旅的辉煌业绩。丈夫多次受到部队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部队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基地干部标兵,手捧着丈夫的这些军功章,她将其当成生命中的“挚爱”。
一个优秀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的辛苦付出,正是因为熊婕无私的支持与奉献,才让她的爱人可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全意在祖国的国防事业上拼搏进取、多立新功、再创辉煌!
(作者:吴裕舜 荷花 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