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咸宁台记者 夏晖 通讯员 李小梅)7月12日,在咸安区双溪桥镇陈祠村三组的一处山林中,一群身穿荧光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来回穿梭于林木之中,将手中的药剂分撒向四周的树木,转眼间滚滚的白色粉末烟雾笼罩了整片山林。
据咸安区森检站站长伍兰芳介绍,此次喷洒的浓度为百分之一的悬浮剂,是一种化学防治方式。除此之外,咸安区针对全区不同环境的松树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生物防治主要是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化学防治是喷洒悬浮剂和打孔注药。打孔注药主要是针对公园里面的活立木,以打预防针的形式打孔注药,两年一次。释放花绒寄甲虫主要是选一个区域在三年内做一个释放病害虫天敌的实验来跟化学防治进行对比,看采取哪一种防治措施效果比较好。喷洒悬浮剂主要是在乡镇、纯林等地方进行化学防治。
据了解,林业有害生物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对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松材线虫病是最具危险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是我国头号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传播途径广、致死速度快、防治难、成本高等特点。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感染后大量繁殖造成松树枯死的病变。其主要媒介昆虫为松墨天牛,也是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松墨天牛在蛀食松树时就将松材线虫感染到了松树上,而防治松材线虫病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致病源头。
“对于感染的疫木,我们每年十一月份到第二年四月份会进行一个清理,清理之后我们会进行无公害处理。”伍兰芳说。
据悉,咸安区现有松林17.93万亩,通过努力,2020年度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发生面积为0.53万亩,实现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双下降”。
编辑:王迪
责编: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