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责任,一份坚守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李婷婷)3月2日一早,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希望桥社区,“书记,我回来上班了!”大家欣喜的围上去问东问西。

陈娜是希望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疫情防控战役打响时,她刚刚怀了一个月身孕。当兵出身的她从不娇气,每天骑着电动车上班,风雨无阻。虽然考虑到她怀孕没有安排入户任务,但作为书记的左膀右臂,她每天还是要面对一大堆协调任务。

“陈书记,有个居民要去医院化疗。”“陈书记,又有一批捐赠物资到了。”“陈书记,这些志愿者怎么分配?”陈娜的性格风风火火,处理事情干净利落,社区总能看到她一路小跑着到处忙碌的身影,常常一忙就到深夜。那段时间没有饭吃,饿了她就跟同事们一起吃泡面。她的爱人也奋战在抗疫一线,7岁的儿子也只能一人在家吃零食。

2月14日,连续加了一个月班的陈娜突发大出血,家人紧急送去医院,但还是没能挽回她腹中胎儿的生命。医生责怪她为什么明知自己怀孕还如此操劳,她只说了一句话:“岗位在,人必须在啊,战场上没有逃兵。”休病假期间,她还不忘在社区居民微信群一一回复居民的诉求。

只休息了15天,陈娜就回来上班了,看得出来,她的脸色没有以前红润了,但爽朗的笑容依旧挂在脸上。暂时的悲痛没有击垮她,她仍然以满满的能量投入工作一线。社区网格员叶丹莉为她找来一顶帽子,社区支委金玉君把自己的烤火炉贡献出来。“你现在身体还弱,一定不能受凉了!”社区姐妹们同为女人,当然知道她的不容易。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些社区干部们,哪个不是这样呢?

3月1日下午,希望桥社区居委黄淑兰胆结石突然发作,脸色惨白趴在桌上。“你不要着急,我马上联系社区医生一起去你家。”一边捂着肚子,她还在一边忍者疼痛回复居民电话。老干部小车队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患有重度高血压,曾晕倒几次送入抢救病房。这次他吃了降压药,血压还在176高位徘徊。担心自己再出问题,他赶忙联系黄淑兰,请她找医生上门看看。社区同事将黄淑兰送到社区卫生室,医生陈刚给她开了一盒消炎药,黄淑兰顾不上吃药,就急着约陈刚医生赶快上门。直到把患者转送到中医院办好住院手续,黄淑兰才想起自己的药还没吃。第二天,黄淑兰又打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是否有一些好转。

网格员高爱兰今年7月就要退休了,50岁的她,体力精力已远输年轻人。她负责瑞景家园、纺织协会、实验小学、温泉中学、老教育局、中心市场6个小区,包保两委又是大肚子不能帮她分担入户任务,她就经常抓几个小面包塞包里,一个人从早跑到晚。她累狠了就会手脚止不住的抖,晚上睡觉都睡不着,但她从没有请过一天假,工作从没有拖过后腿。

对于希望桥社区书记胡刚来说,从抗疫工作开始,他就只有大家,没有小家了。一米七几大个子的他,每天都在社区一米3的小沙发上“将就”。有时候匆匆回家洗个澡就立马赶来了。“没办法啊,自己每天都在外跑,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都接触过,一方面不敢回家怕传染家人,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没空回家。常常加班到凌晨,不论何时接到一个电话就要立马赶赴现场,还是住社区方便。”这一“将就”,就“将就”了一个多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谁没有小家呢,这些最基层的人,明明是最平凡的“小人物”,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却发挥出了“千斤顶”的作用,用渺小的身影扛下了巨大的责任。让我们向这些“抗疫英雄”们致敬!

编辑:王迪

责编:吴涛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