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最美人物】他们用汗水坚守疫情防控最后一道关口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陈成  )有这样一群人,在疫情发生后,他们每天直接接触定点诊疗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点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和医疗废水,面临和医务人员同样的感染风险,却始终默默坚守在后方。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坚守住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关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保卫士。

敬业,医疗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置。疫情发生以来,区生态环境分局牢牢把住医疗废物产生、转运和处置三大关口,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重点检查医疗单位、隔离观察点、医废处置单位和福利院、疗养机构等49家。监管人员通过查资料、看现场、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重点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交接制度、危险废物转移清单管理、职业防护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并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认真填写《医疗机构环境检查情况表》,同时要求各个医疗单位,包括留观点、发热门诊、所有医疗点医废管理要从严,医废管理所有涉及的相关医护人员、患者所产生的口罩、一次性防护服、隔离人员生活垃圾等,以及其它医疗废物全部纳入医疗废物管理的范畴,要有专人管理,做好台帐。

“现在我区的医疗废物转运处置机制非常顺畅,我们和湖北汇楚危险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做到了无缝对接,就算有新增隔离点,垃圾周转桶也会在2小时内安装到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熊秋秀说。

华信酒店现场检查指导

目前,咸安区已合理安装医疗废物周转桶累计约400个,从1月25号开始医疗废物累计产生量91.022吨,处置量90.989吨。重点点位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其他点位48小时内安全处置到位。

湖北汇楚危险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指导

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排放的含新冠肺炎病毒的污水可能会导致病毒进行传播。区疾控中心负责对污水进行消杀,但是消杀的效果如何,会不会影响地表水和饮用水的安全。却没有办法评价。为此,区生态环境分局成立三个废水检测组,对咸宁市中心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太乙温泉度假村 、绿地康养居、温泉办事处福利院 3个隔离留观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咸宁市中医院、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咸安区中医院、咸安区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咸安区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咸安区浮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定点发热门诊实行日测日报制。其余重点场所实行三日一测三日一报制度。

全区的监测点位总共有51个,平均每天必须监测17个点位。为了节约时间,监测人员从早上八点一直不停采样监测到下午两点多,常常是晚上11点多钟才能完成所有监测任务,上报相关数据。

由于消毒剂的用量不好把控,用量少了消杀不彻底,用量多了,余氯等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人员必须要进行跟踪监测,通过慢慢增加投放口、投放量、投放频次,逐步优化消毒措施,确保消毒剂的量既能全部杀死病毒,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时候一个点位一天要监测3-5次。“这个都不算什么,有些酒店找不到化粪池的位置,我们要一个井盖一个井盖地挖开查看,找出污水走向,确定化粪池位置”。区环境监测站负责人吴少敏说。“由于化粪池年久失修,井盖封死,常年没有清理。挖开化粪池时,面上全部是累积粪便,我们是把粪便拨开才采集到水样的。”目前,13家一日一测机构已监测16次,其他机构及水源地已监测6次,所有点位监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严谨,社区防控不漏一人。除了负责全区医疗废物和废水的处置工作,区生态环境分局还负责泉塘社区塘角路口、桂花路社区第六网格,扶贫村高桥镇白岩泉村、洪港村以及单位自建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高桥镇白岩泉村、洪港村,每天早上八点,防疫广播准时响起,驻村工作干部刘平已经坚持在一线一个多月了,每天巡回在白岩泉村25个村湾中宣传新冠肺炎的相关要求,为武汉返乡人员以及共同生活人员测量体温,设卡劝阻通行人员。截止目前,白岩泉村、洪港村未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桂花路社区第六网格卡点晚上执勤的人员

在单位自建小区,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熊秋秀亲自上门入户调查,每家上门核实,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你们家几口人”“最近有没有出过门呀,是不是从外地回来,有没有其他地方的亲戚过来”,“给您测量一下体温”,“要做好防护呀”,每到一户熊秋秀都会仔细询问。对一些不在家的住户,晚上上门查看灯光进行进一步核查,三次上门确实不在家的,在门上粘贴“上门不遇卡”。 “开弓没有回头箭,防控关头勇者胜,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场新型肺炎防控战役胜利在望”,熊秋秀说。

区生态环境分局全体干部他们坚强的意志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最后的一道防线,防止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的二次污染,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是一支环保铁军。

编辑:李   萌

责编:余娅敏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