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医院:提起笔来我们是医生,放下笔来我们都是搬运工

云上咸安报道(记者:夏咸芳 通讯员:李琳)身穿五层防护衣、接连几个小时不能吃饭喝水、稍不注意自身就会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连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冲锋在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市民。然而,让人不知道的是,在该院,还有一支坚强医护筹备物资志愿者团队,在幕后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筹备物资,保证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最基本的防护,让他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专心打好这场“全民防疫战”。

黄海燕,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今年1月25日,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防治医院,这意味着该院所有的正常医疗工作全部暂停,所有的医疗力量将全力投入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专项战斗中。作为病理科主任,黄海燕深知,在春节期间,若医院防护物资不及时到位,将会对医院的救治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元月26日,黄海燕主动向医院请缨,申请着手防护物资的筹备工作。由于捐赠流程十分繁琐,对接手续必须规范到位,且各大医院防护物资都紧缺,都在调度筹备。这一切的一切,给黄海燕的募捐物资工作增加了难度。她常常白天在医院联系募捐物资、组织物资转运到深夜10点多钟,回到家又进行一对一的募捐联系,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是常有的事情。只要哪里有物资,她总是第一时间就去联系,全然顾不得休息和吃饭。黄海燕说:“作为一名医生,我知道这样做是对身体的透支,但我们要保证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有最基本的防护,不能让‘战士们’空着手去打硬仗,只有防护好,才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在日记中,黄海燕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有人在不停为你加油,而我们愿用身心温暖你。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血淋淋的人生!我不知这疫情还会有多远,我也不知道我还能撑多久,我每天都出于亢奋状态,每天吃不下,睡不好,虽然很累,很累,但常常被太多太多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所感动,所温暖,也真心感受到我这个临时团队所有队员的关爱和赤子之心,我们都是志愿者,主动为临床一线的战友提供后备物资保障,虽然有各种阻碍,但我们就这样跌跌撞撞,踉踉跄跄,颤颤巍巍,努力为战友们搭起一堵防护墙,不敢展望,不敢回首,惟有面对,我只希望我们都好好的,好好的一起走出这段阴郁的时光,早日迎来春暖花开,共享静好岁月。

在黄海燕的带领下,医院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物资筹备的队伍,如产科主任郑珺,因为疫情各地都封路,交通不畅,医院的救护车辆严重不足,募集到的防护物资无法转运到医院,郑珺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组建联系一支志愿者车队,让囤积在武汉的物资顺利运回咸宁,白天在医院帮助物资接收和发放,与黄海燕配合,哪里有物资马上联系车辆转运,工作到凌晨是常态,一日三餐都在不停的联系物资转运工作中渡过,最后体力不支晕倒。妇科主任陈慧平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要是医生都没有年龄,没有职务大小之分。提起笔来我们是医生,放下笔来,我们都是志愿者都是搬运工”在该院志愿者们的紧锣密鼓的筹备下,目前该院各项物资,基本能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的基础防护,为打赢这场“全民防疫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友情提示:

目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刻,请朋友们提高警惕,不能松懈防范,而要更加防范!防控新冠肺炎“三不”“三多”“三戴”:不聚餐,不串门,不握手。多洗手,多通风,多运动。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来源:香城都市报

编辑:王迪

云上咸安投稿邮箱:yunshangxianan@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云上咸安”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