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

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盘源村仙人墩,是当时王德训家(在钱亦石病逝后,钱亦石的夫人王德训为革命工作的需要,她将钱亦石家迁居到这里)。

1938年7月初,中共湖北省委决定继续发展鄂南工作,指派时任中共武昌区委书记、湖北省委委员的何功伟回鄂南重建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何功伟回鄂南后,与黄全德、潘际汉、林平等联系,在柏墩(今桂花镇)中田小学建立中共咸宁(今咸宁市咸安区,下同)中心县委,何功伟任书记。8月,为对阳新、大冶(今大冶市)、鄂城(今鄂州市)、武昌(今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嘉鱼、蒲圻(今赤壁市)、通城、通山、崇阳等鄂南10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中共湖北省委决定中共咸宁中心县委改为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特委机关开始仍设在中田小学,不久迁到仙人墩王德训家。特委成立后,就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如何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派出党员干部分赴各县开展工作。10月,由于武汉失守,中共鄂南特委与中共湖北省委失去联系,鄂南工作改由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领导。12月,根据湘鄂赣边区特委决定,中共鄂南特委改称中共鄂南中心县委(一说通山中心县委),书记仍为何功伟。鄂南中心县委机关仍设在仙人墩。在鄂南中心县委的领导下,鄂南9县(除嘉鱼外)党员很快发展到500余人,咸宁、武昌、崇阳、鄂城等县革命武装也迅速壮大,使鄂南抗日游击战进入高潮。1939年4月,何功伟在仙人墩任命雷同为阳(新)通(山)工委书记,发展当地党组织,并建立宝石河地下联络站。6月发生“平江惨案”,鄂南国民党顽固派乘机掀起反共高潮,何功伟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转入地下斗争,安排党员分头撤退,自己只身到鄂西找党。至此,鄂南中心县委机关撤出仙人墩。

1987年4月7日,被咸宁市(今咸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佐证材料

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所在地(摄影:吴涛   时间:2010.10.9)

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摄影:吴涛   时间:2010.10.9)

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的堂屋及天井(摄影:吴涛   时间:2010.10.9)

中共鄂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的右边里面厢房(摄影:吴涛   时间:2010.10.9)

(来源:咸安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