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波:网格里的“多面手”,居民身边的“暖心人”

在永安街道阳光社区,一提到徐莉波,不少居民都会忍不住笑起来:“有徐阿姨在,我们就安心。”今年51岁的她,脸上总挂着温暖的笑,步子却总是急匆匆的。干了十多年的网格工作,她早已把这片“小格子”当成了自己的家,用一股热乎劲儿、一副软心肠,为居民织出了一张实实在在的“暖心网”。

她是网格“活档案”

徐莉波负责的第8网格涵盖8个新旧小区,居民有1300多人。刚接手那会儿,她知道自己不比年轻人记性好,就天天揣着个小本子,清晨、傍晚挨家挨户上门走访。遇到耳朵不太好的独居老人,她就凑近一点、多说几遍;租户换得勤,她也不嫌麻烦,一遍遍重新核实。

时间一长,她那本笔记成了社区里最靠谱的“活档案”——谁家住哪栋哪户、电话多少,清清楚楚;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了各家特殊的情况:张奶奶每周三得帮忙买降压药,李家娃儿对花粉过敏,顶楼王大哥是低保户、正在找工作……一桩桩、一件件,居民的“急难愁盼”,她都默默记在心里。

她是邻里“贴心人”

在宏宇小区活动室,总能看到徐莉波被一群老人围着聊天的画面。她耐心听大家唠叨,时不时宽慰几句,或者讲点开心事逗大家笑。张大爷抱怨孩子忙、没人陪,她就拿自己家孩子的趣事来宽慰他;李奶奶发愁孙子上下学路远,她就帮忙查公交线路,还找邻居看看能不能顺路捎一段。

她记得谁爱吃软糯的点心,谁的膝盖怕凉……闲话家常里一句贴心的提醒,总让老人们倍感温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慢慢织成了连起左邻右舍的温情网,而徐莉波也成了大伙信赖的“贴心人”。

她是改造“主心骨”

去年冬天,云龙福德小区改造启动,徐莉波二话不说就揽下了居民和施工队之间的沟通工作。噪声、延期、材料乱放……每次一有矛盾,她总是第一个赶到,耐心听、慢慢讲,把大家的意见理得明明白白,再反映给施工方和社区。她还及时把工程进展和临时调整告诉大家,不让信息“堵车”。

经过她反复协调,施工时间调整得更合理,建筑垃圾清理得更及时,停车纠纷也一一化解。居民们都感慨:“这次改造这么顺,多亏了徐阿姨!”如今小区焕然一新——平整的沥青路、干净的楼道,都是她辛勤奔波的最好见证。

“我就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大家这么信任我,我心里特别暖。只要大家需要,我会一直做下去。”徐莉波朴实地说。

阳光社区党委书记陈光强也表示:“徐莉波不仅是居民的‘贴心人’,更是咱们基层治理中少不了的重要力量。她扎根网格、默默奉献,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榜样。”

(融媒体记者:余娅敏 通讯员:胡俊洁 一审:方焱 二审:董盈 终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