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秋阳正好。汀泗桥镇聂家村的千亩稻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其间,伴随着“轰隆隆”的作业声,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机身,不一会儿便装满了运粮车。这里的双季稻正迎来集中收割期,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往年这时候,单季稻刚灌浆,今年双季稻头茬就开始收了,一亩地能多收几百斤呢!”站在田埂上,聂家村村民们望着忙碌的收割机,脸上笑开了花。他们脚下的这片稻田,曾是零散分布的“巴掌田”,如今连片成方,成了双季稻丰产的核心区。
据了解,聂家村此前长期以单季稻种植为主,土地利用率不高。2024年,村“两委”结合“耕地保护提质”行动,多次组织村民赴周边种粮大村考察,最终决定在“小田并大田”基础上,推广双季稻种植模式。“并田后地块连片了,大型农机能进田,灌溉、施肥都方便,这才敢试种双季稻。”村支书邓继承说,为打消村民顾虑,村里还联合区农业农村局邀请农技专家,从选种、育秧到田间管理全程指导。
“双季稻可不是简单地种两茬。”负责稻田托管的合作社理事长负责人介绍,他们选用优质品种,头季稻4月插秧,8月收割;再生稻9月追肥,10月再收一茬。“今年头季稻亩产预计近千斤,比单季稻增产近三成,再生稻亩产也能稳定在300公斤以上。”
目前,聂家村双季稻头茬收割已全部完成。收割后的稻谷将直接运往区粮食加工产业园,加工成大米、米粉等产品销往省内外。“双季稻不仅让土地‘多打粮’,更让村民‘多增收’。”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辖区推广聂家村经验,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让更多农田变身“丰收仓”。
(通讯员:王杰 一审:章琼丹 二审:聂国力 终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