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每天清晨,晨光穿过玻璃窗,咸宁市香城学校英语教师徐丽丽正演示着英语动词时态游戏。屏幕上,“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卡片在学生拖拽下配对,教室里不时爆发出抢答的欢笑声。
今年52岁的徐丽丽,多次获得上级授予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孝感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2009年1月,通过自考,获得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文凭),先后在咸安区大幕乡常收初级中学、咸安区麻塘学校、马桥镇马桥初级中学任教,2009年9月,调入咸宁市香城学校任教至今。这个扎根讲台29年的英语教师,像颗“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拧出了一束束教育的璀璨光芒。7月29日,记者慕名走进该校,“零距离”采访了她。
扎根讲台:用初心焐热每颗心
2003年深冬的一个雪夜,咸安区麻塘学校的灯光映着徐丽丽批改作业的身影。她发现学生王磊(化名)的作业本上总用铅笔涂涂改改,便悄悄家访。推开低矮的土坯房,只见孩子正借着灶膛火光背单词。在这次家访中,徐丽丽了解了王磊的情况,其母亲瘫痪在床,父亲靠蹬三轮车供他上学。
“从那天起,我每天早自习给他补20分钟课,把自己的旧词典改好注释后放他桌上。”徐丽丽说。半年后,王磊的英语成绩从及格线冲到班级上等成绩,后来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师范的大学生。如今已是乡镇教师的王磊总说:“徐老师当年塞给我的不只是词典,更是一股股母爱。”
这份“以生为本”的坚守,让她在2024年主动申请到咸安区桂花镇何功伟中学支教。山区孩子英语基础薄弱,她便用矿泉水瓶做音标卡片,带学生在校园里练对话。临别时,学生们用攒了一周的零花钱买了支钢笔,笔帽上刻着:“徐老师,我们会记得您教的每一个单词。”
深耕课堂:让知识长出翅膀
“徐老师的课像闯关游戏!”这是学生们的共同感受。2018年,她带的咸宁市香城学校九(7)班有个叫李昊(化名)的男孩,总在英语课上偷偷画画。徐丽丽没有批评他,反而请他为课文画插画,还把他的作品做成课件里的动画元素。
“有次讲‘环境保护’单元,他画了幅《哭泣的地球》,我就让全班用英语给这幅画写解说词。”徐丽丽笑着说。那个曾经的“走神大王”,后来在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用漫画配英文的创意作品拿下一等奖。
这样的教学智慧,源自她对课堂的极致打磨。为了让语法课活起来,她把枯燥的时态练习变成“时光穿梭”情景剧;为了提升口语能力,她在教室角落设“英语角”,自己扮演游客、店员等角色与学生对话。2016年,她的课例《Section A》获评市级优课,专家评价说:“徐丽丽让英语从课本里走了出来,变成了会呼吸的语言。”
以研促教:做教育路上的点灯人
“徐姐,这个板书设计太妙了!”当天,记者采访时,年轻教师石艳梅(化名)捧着笔记本,兴奋地对记者说。作为教研组长,徐丽丽的“三线分区板书模板”在组里传为佳话——左边写单词,中间列句型,右边留空白做拓展,条理清晰又实用。
2021年,石艳梅要参加区级优质课竞赛,徐丽丽陪着她磨课12遍。“有次试讲到深夜,徐姐突然说‘咱们换个角度’,把阅读变成‘侦探破案’,让学生从文中找线索。”石艳梅说,这个灵感最终让她拿下一等奖。如今,她带的徒弟已有3人成长为校级“骨干教师”。
在课题研究中,徐丽丽同样敢闯敢试。2024年,她参与的《新中考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课题立项,为了收集一手资料,她利用周末走访了几所乡镇中学。由此,她写的论文《农村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获评省级一等奖。
班级育人:用爱种出满园春
“徐老师,我想竞选纪律委员!”初二那年,性格内向的张萌(化名)在“班级议事会”上怯生生地说。徐丽丽当即带头鼓掌,这个曾经连回答问题都脸红的女孩,后来把班级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徐丽丽的班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光。她设立的“成长树洞”信箱,藏着许多温暖的秘密:有学生倾诉父母离异的烦恼,她便组织“亲情告白”主题班会;有学生抱怨“学不好英语”,她就请高年级学长来分享经验。2023年毕业的学生在纪念册上写:“您的教室里,没有差生,只有还没找到方向的星星。”
她带的班级,连续三年获评“文明班级”。有次运动会,跑800米的王悦中途摔倒,全班同学冲上去扶她,对手班级的学生也停下来加油。“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徐丽丽眼眶微红。
29年寒来暑往,徐丽丽就像校园里的一棵绿树,默默扎根土壤,把浓荫洒给一届又一届学生。她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用热爱浇灌教育,用智慧点亮童心,在平凡的讲台上,书写着师者最动人的诗篇。
(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