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年7月25日)是第五个
世界防溺水日
溺水是造成未成年人
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
重温防溺水知识
携手筑牢生命防线
夏季溺水高发地
1.池塘水库边
池塘和水库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多发地。这些地方往往水深莫测,且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孩子们在玩耍时,很容易因为好奇或失足而落入水中。
2.河流溪涧旁
河流溪涧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凶险。水流湍急、河床复杂,孩子们一旦进入其中,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远离这些危险区域。
3.城市公园湖泊
城市公园里的湖泊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由于湖泊边缘可能存在湿滑、陡峭的斜坡,孩子一旦失足落水,很难自救。家长在带孩子游玩时,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4.建筑工地积水坑
建筑工地往往存在大量积水坑,这些积水坑不仅深度难以判断,还可能存在尖锐物品、电线等危险物品。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建筑工地,避免发生意外。
5.游泳池
游泳池是中小学生游泳的主要场所,但如果不加强监管,同样容易发生溺水事故。一些游泳池管理不善,救生员数量不足或疏于职守,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此外,家长和孩子在游泳时也要提高警惕,遵守游泳规则,不要让孩子单独游泳。
6.海边
海滩是中小学生嬉水的热门场所,但海滩上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海浪汹涌、海水深浅不一,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危险。此外,海滩上的礁石、暗流等也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去海滩游玩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区域,时刻保持警惕。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学校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广泛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反复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遇到他人溺水要积极主动呼唤周围成年人施救,防止盲目下水施救、手拉手施救,造成连带溺水身亡事故。
家长做到“四个知道”
孩子牢记“六个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自己或同伴落水这样做
(来源:湖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编辑:方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