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安区持续深耕文明实践沃土,精心培育了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优质项目。它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焕发出蓬勃生机。现在,请随我们一起走进咸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动人画卷,聆听那些服务为民、温暖人心的精彩故事,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幸福图景!
“巾帼聚力·家风赋能”
文明实践项目

2025年咸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铜奖



“巾帼聚力·家风赋能”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它是以家风建设为核心、文明实践服务为载体的创新实践。我们通过“一本家风集、百场讲座行、云端千万家”三大行动,在全区14个乡镇构建起立体化家风传播网络。

我们在下基层的过程中发现,咸安区76%的家庭存在家庭教育困惑,89%的居民渴望重拾家风传承。一位农村老党员的话令人动容:“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老一辈的精神在孩子们身上没了踪影,不能让孩子们忘了根啊!” 基于中央有要求、群众有需求,我们全面启动了“巾帼聚力·家风赋能”文明实践服务项目。

组织23名本土作家深入14个乡镇(街道),采风半年,挖掘咸安家风故事45篇,编纂《桂乡家风》一书。

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小区开展红色家风、家风礼仪宣讲110场覆盖12000余人。开展“家园互助 家校守望 新时代家教家风进校园”活动,深入26所学校开展家风宣讲。

开展“家园互助 家校守望 新时代家教家风进校园”活动,深入26所学校开展家风宣讲活动,将家风融入德育课程,创新开展家长学堂,破解“5+2=0”的困境。 在云上咸安、湖北日报客户端开设专栏《桂乡巾帼云讲堂开讲啦》《巾帼风采│身边的榜样,致敬“她”力量》,发布咸安本土家风视频13期,《科学育子三十六计》点击量超60万,单条短视频转发量破5000。

我们的这支队伍女性占80%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9%,本科52%,平均年龄38.5岁,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提供169人的专业智库;区作协、区香城泉韵桂花仙子艺术团、沐阳家文化服务中心培育一支70余人的桂乡家风宣讲员骨干。

采用“红色文化+家风文化”模式,借力咸宁市红色宣讲员、咸安区桂乡家风宣讲员增强感染力。我们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家风文化,创作情景剧《传承的力量》荣获第八届“咸安故事大赛”二等奖;快板《同在桂花城共筑巾帼梦》,线上展播好评如潮。短视频《是妈妈是女儿》荣登学习强国。

家校社协同破壁。在家风家教宣讲中,做到了进学校、家庭、进社区,融德育、融美育、融生活。在温泉街道的一次讲座上,一位妈妈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说,以前我们过度的看重孩子的分数,家庭氛围也不好,还好有你们,现在孩子们更愿意跟我们袒露心声了,家里的笑声也多了。


社会影响该项目被上级、媒体、群众纷纷点赞。这是省政协副主席王兴於专题调研咸安区妇联“巾帼聚力·家风赋能”工作。省市网信办将我们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收集;今年家风工作被各级媒体关注,共计报道182篇,央媒4篇,省媒41篇。参与项目的家庭亲子冲突下降41%,对家庭的认同感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

区妇联“巾帼聚力 家风赋能”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正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维共振的创新模式,让桂花之乡飘散醇厚家风,为强国建设筑牢精神根基!
(编辑:陈柱 责编:董盈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