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1940年


抗日战争期间,咸宁沦陷7年。在这7年中,中国共产党和咸宁各界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敢于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特编写咸安区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伟大胜利。

1940年

1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机关由张公庙迁到咸宁县城郊宝塔洲。

2月,中共金水工委成立,张曙光任工委书记,祁曙东任组织委员,王源任宣传委员。

根据重新组建的湘鄂赣特委的决定,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改为中共鄂南代表团,李平任代表团书记,黄全德任组织部部长,王佛炳任宣传部部长,潘际汉任青年部部长,张曙光任军事部部长。鄂南代表团仍驻宝塔洲。

3月16日拂晓,驻金牛、湖泗日军200余人,分别向龙塘桥、李沛街偷袭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根据情报,第七支队分兵堵击,并与各哨所联合行动,将敌击溃。

3月19日—23日,驻贺胜桥、官埠桥、杨家畈、咸宁县城日军数百人,分路袭击双溪桥、潘家桥、东山亭、峡山口,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采用循环和流动奇袭战术,以一个大队警戒四周,一个大队闻警应战,一个大队化装奇袭,并以小股部队乘虚突袭日军各据点,待敌回援,进行伏击,将日军击退。

4月5日,钱惕元不再任咸宁县国民政府县长,由李慧谿接任。

4月9日,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伏击从金牛进至李家铺的日军,毙敌50余人;当日军残部向王塘一带溃退时,又遭第七支队堵击,被击毙击伤10余人。

4月16日夜,驻贺胜桥、官埠桥、杨家畈日军600余人,分多路由潘家桥、东山亭、刘家桥进攻双溪桥、徐华、杨堡和峡山口,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避实就虚,首击中路杨家畈来袭日军,虚张声势逼日军退至横岭山麓,日军被伏兵击退。凌晨3时许,第七支队分两路突袭横沟桥、贺胜桥日军据点,并在据点附近的出口处设伏,诱敌出动进行伏击,其中一路攻入横沟桥,将日军营房、工事、电网悉数捣毁。此役,第七支队共歼灭日军200余人。

4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第二次“平江惨案”,湘鄂赣特委机关再次遭到破坏,中共鄂南组织因此又一次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

夏,鄂一区保安司令部将咸宁县民众自卫总队(总队长由县长李慧谿兼任)第一大队和司令部直属第一大队整编成立抗日自卫第三团(简称抗三团),团长吴良佐,辖3个步兵营及机枪连、机炮连、侦察连,驻防洪口、泉山口、飞机点等地。

鄂一区保安司令部因经费支绌,呈请湘鄂赣游击总指挥部批准改编抗一团为湘鄂赣挺进军第十八支队,支队长仍为周锡武。

6月,中共鄂南代表团书记李平赴鄂豫边区,在京山八字门见到边区党委负责人陈少敏,并汇报鄂南党组织状况和武装斗争情况。陈少敏当即同意鄂南党的工作归属鄂豫边区党委领导,并指示李平与鄂东特委具体联系。

8月,李一戎调鄂豫边区党校学习后,由钱远镜接任中共咸宁县委书记。

9月,伪咸宁县合作社成立。

伪咸宁县政府成立,徐达卿任伪县长。

10月初,中共领导的鄂南抗日挺进队在咸宁县宝塔洲正式成立。这支队伍汇集来自汉口、武昌、鄂城、咸宁和湖南临湘、岳阳等地的共产党员20多人,张曙光任队长,李平任政治委员。

11月,鄂南抗日挺进队在崇阳西庄桃花山遭到日军包围袭击,在突围中击毙日军4人,挺进队机枪班班长毛国飞、秘书李衷礼等6人牺牲,队长张曙光等7人负伤。

12月1日,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联合湖北省保安第六团反击日军对大幕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的“大扫荡”。第七支队除派出部分兵力至峡山口以堵击金牛来的日军外,将主力收缩于余家垅、蔡家桥和赤桥一线。当日,双方发生激战。次日下午,保安第六团不支,退至大幕山。日军由泉山口进至胡家街,第七支队腹背受敌,退至港背陈、大屋李一线。日军步兵炮兵空军(动用3架飞机)协同作战,第七支队与日军激战两昼夜,战况空前惨烈。日军又调来驻通山大坪塘的部队,企图袭击第七支队侧背。第七支队令一大队于黄沙、梅田间进行堵击,将主力转移至邹家山、上陈一带山地,以小部诱敌翻越邹家山至大塘坳、梅田之间。一大队乘机将日军截为两段,进行侧击,迫使日军分别向黄沙、港背陈、胡家街溃逃。第七支队主动从陈徐山抄至胡家街后山,集中火力进行猛烈拦击,日军被迫向泉山口、七里冲方向溃逃。此役,激战4昼夜,击毙击伤日军400余人,缴获军马10余匹、步机12支;第七支队和保安第六团也付出重大伤亡,反“扫荡”作战取得胜利。

12月中旬,日军调集金牛、贺胜桥、横沟桥、官埠桥、杨家畈、马桥及通山大、阳新慈口、三溪口等据点兵力,对大幕山进行第二次“扫荡”。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配合第二第三支队协同作战,以声东击西战术,于15日晚以一部偷袭官埠桥,将日军仓库和医药器材毁于一炬,待驻杨家畈日军驰援时,第七支队大部则从陈祠、高桥两处突袭杨家畈日军,捣毁其据点和工事,毙敌70余名,第七支队伤亡官兵20人,其余各路日军亦被第二第三支队分头击溃,敌第二次“扫荡”失败。

12月,根据鄂豫边区党委指示,撤销中共鄂南代表团,成立中共鄂南游击地委,李平任书记,黄全德任组织部部长,王佛炳任宣传部部长,潘际汉任青年部部长,王苏(化名王一鸣)任军事部部长,钱远镜任统战部部长兼任咸宁县委书记;领导机关由咸宁宝塔洲迁至鄂城沿江一带,统一领导鄂南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

(来源:咸安区档案馆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