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①李亚超:情系“三农”守初心 扎根基层勇担当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主动察民情、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铿锵誓言。为更好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全面展示咸安区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现特别推出“人大代表风采录”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了解他们的代表情怀与责任担当。

李亚超


他是咸安区第六届人大代表、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亚超,投身农业战线已达十载。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施肥以降低农民用肥成本并保障农产品供给,是其长期钻研的课题。十年来,他扎根农业一线,全力开展科技施肥、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与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被村民亲称为 “土” 专家。当选人大代表后,他坚守为民办事、替民发声之责,以真诚奉献书写 “人大代表为人民” 的履职篇章。

扎根基层,科技兴农

2006年他考入贵州大学,因农学专业被调剂起初失落,受袁隆平事迹触动后研读资料转变态度。大学时秉持 “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 理念,大二入党,大三参与课题掌握技能,大四保研。

2014年他入职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入职一月摸清全市土壤养分状况,后积极筹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并通过资质考核,夯实全市土肥化验检测体系基础。

2015年起,他先后参与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等工作,助力咸宁化肥用量九连减、交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答卷,获农业农村部表彰。

在农技推广中,他主持省级项目5次、市级项目3次,成果获省级奖项,发表论文9篇,制定地方标准1项,申请专利3项。

认真履职,担当为民

2021年当选人大代表后,李亚超深感责任与使命重大。去年,在温泉街道肖桥村考察时,针对村民种养殖发展困境,他运用专业知识测土配方、调配肥料、推广品种与技术,助力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以田间地头为舞台,为村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并深感幸福与成就。

2024年,《咸宁市淦河保护条例》立法启动,他结合专业从多维度提出大量修改意见,多被立法委采纳。此外,他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参与 “听民情,解民意,送温暖” 活动,认领微心愿,为困境儿童购置学习用品,点亮希望之光。

秉持为民谋福初心,本届履职期间,他提出多件高质量建议,部分已落地实施。他将以肩头责任为动力,持续尽心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

(来源:咸安区人大常委会  编辑: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