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12月16—18日,咸安区农广校组织五十余名村干部、农业专家、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前往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广水市等地,帮助学员开阔视野、增长认知,提高高素质农民业务素质。
在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胡家河村,学员们实地参观了九堰口革命旧址、胡家河美丽乡村、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旧址等地,了解该区打造红色文旅集群工作情况。近年来,曾都区坚持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性工程来抓,按照“革命遗址+党史教育+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思路,规划红色旅游和教学研学路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每年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均达60余万名,2023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这个香菇质量真好,我要买点回去,后期咱们还可以加强合作。”在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学员们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了香菇产业规模、销售前景及规划。据悉,随县是中国香菇之乡,也是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全县近30万人从事食用菌相关产业,拥有食用菌相关企业100余家、专业合作社近150个,香菇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目前随县香菇种植规模从2020年的2.1亿棒增至2023年的2.8亿棒,实现了从传统菇业到现代菇业的转变。
学员们还走进随县长岗镇、庹家村共同缔造示范点、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广水市双塘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益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地,实地观摩了农村电商、产业基地、共同缔造示范点。
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不仅掌握了现代乡村运营管理技巧,更在实践教学中学会了如何挖掘乡村特色,回去将把随州市的先进农业模式和做法带回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发展的实际行动,找准方向,打开思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咸宁台记者:蒋旗 通讯员:胡可 编辑:杜勇 责编:余娅敏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