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政协六大重点提案!落实成果逐个看⑤

咸安区政协六大重点提案!落实成果逐个看

聚焦民生诉求,搭建民心桥梁。

翻开区政协2024年的提案目录

每一件提案都与时代发展“同频”

与党政工作“共振”

与人民需求“合拍”

桩桩件件凝结着

我区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初心和智慧

传递出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使命和情怀

2024
第058号重点提案

关于落实法律援助、法律救济公示公开制度,

引导公民信法守法的建议

01
提案内容
64099130-1638-4149-8ceb-c362b35e7b1f.jpg
提案负责单位

主办单位:区司法局

会办单位:区法院、区融媒体中心、区政数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水利和湖泊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

提案背景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中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法律救济是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是公民权利保障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援助、法律救济的宣传,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选择适宜的救济方式、途径等维护合法权益;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和法律维护其合法权益,形成公民信法守法意识。

提案建议

1.进一步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援助、法律救济制度的宣传,推动形成尊崇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全民自觉,树立法治信仰,引领法治风尚。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法律救助公示公开制度。将法律救济的方式、途径等在有关网站和其他渠道公开,让群众知晓和选择。

2.扩大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法律服务热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普及化、一体化、精准化。扩大法律服务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多层次、多领域群众需求。规范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完善日常监督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机制,促进诚信执业、文明执业、守法执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

3.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纠纷解决方式。

4.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便民利民惠民工作水平。一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诉讼费用缓、减、免条件的依法予以办理,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二是加强司法确认。对于调解成功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双方申请,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司法确认,减少诉讼,保障人民调解协议履行。三是加强与法律援助衔接。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与法律援助中心衔接,由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更好地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30cb14c214a49030b2689916ba318c1.png
02
提案办理工作成效
01
进一步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1.拓宽宣传方式方法。咸安区司法局探索“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做好法律信息公示公开工作。

2.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是大力开展法治宣传。二是积极开设普法专栏。三是精心打造普法品牌。

3.巧用“节点”精准普法。全区各家单位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15日国家安全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扫黑除恶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营造出浓厚的普法氛围,切实保障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

02
扩大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

1.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2024年6月28日,咸安区综治中心正式建成运行。咸安区综治中心全面整合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处、行政复议局、仲裁院等16家区直部门职能,实现平台融合、力量融合、工作融合,真正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2.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目前,辖区13个司法所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援助工作站)、191个村(社区)同步设立了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了全区乡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全覆盖。同时,加大涉企法律服务力度,在咸安经济开发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加大部门联动力度,在区妇联、区残联、团区委、区总工会、区拘留所、区检察院、区法院等部门,设立了1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织密了全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03
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做强人民调解工作。一是健全工作网络建设。坚持把非诉方式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定期研判机制;建立部门协同机制,不断提升调解员的调解技巧和专业水平,提高实际解纷能力。三是及时总结推广典型,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2.加大行政裁决工作力度。一是建立行政裁决告知制度。二是加大行政裁决调解工作。

3.进一步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力度。一是按时完成改革工作。二是规范行政复议办公场所。推动行政复议接待和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根据高效便民的原则,设置一站式、立体化行政复议大厅。三是充实人员配置。目前,全区行政复议案件数量近年大幅增长。2021—2023年,全区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量年均增长超过300%。预计全年行政复议数量将突破100件。

04
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便民利民惠民工作水平

1.加大司法救助力度。2023年,法院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累计同意诉讼费缓、减、免的案件73件,涉及金额216.98元;2024年1-9月办理缓、减、免案件28件,涉及金额112.82元。另外,2023年,法院对符合条件的30名被救助人发放司法救助金95.8万元。2024年,法院对符合条件的2名被救助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万元

2.加强司法确认。区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责任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庭审实质化;大力推广“诉前调解+法院”“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模式。区人民检察院聚焦法律监督主业,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检察监督更显精准,“借贷平台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探索“执前保全+执行和解”执行案件新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强制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同时,全区广泛推广使用“咸评政法”小程序,收集问题线索均在一个月内办结回复,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推动了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3.加强人民法院与法律援助衔接。区司法局加强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等办案机关工作衔接,畅通刑事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法律援助机构在法院、看守所派驻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依法为更多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

2024
03
下一步工作计划
01
创新形式,提升宣传质效

除了传统的政府网站、公告栏和Led屏等现有的宣传载体外,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的相关政策信息,提高信息的受众范围和更新频率。

02
培养人才,优化法律服务

相关单位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要把法律救济宣传纳入本年度培训计划,同时鼓励全区行政机关的年轻公务员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且面向社会招录法律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从事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工作,多渠道培养法律新人。

03
完善机制,强化信息公开

区司法局和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公告、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情况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提案是政协履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提案提得好,更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政协提案的办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

政协两方面将继续共同努力

把协商成果转化成工作实际

共同推动咸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安区委员会 编辑:樊思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