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波澜壮阔,75年风雨征程,75年沧桑巨变,75年砥砺前行。咸安,从北伐铁军硝烟中走来,从向阳湖6000文化人的故事中走来,从千桥流水桂花香中走来。她一路逐光而行、向阳而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谱写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之歌,铸就了气吞山河的壮丽伟业。
让我们一起翻开岁月悠悠的历史长卷,在一组组新老照片对比中寻找难忘的巨变瞬间……

1982年的桂花源
2024年的桂花源
桂花源风景区位于咸安区境内的桂花镇,历史悠久,桂花品种繁多,桂花文化源远流长。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核心区约800亩。核心古桂园、观桂园有百年以上桂花古树576棵,最大树龄达800多年。 2019年桂花镇依托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对桂花源景区进行第一次修缮;22年将桂花源申报成为2A级景区;2023年9月,桂花源被列入中共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桂花镇打造一路两片区,桂花源入口处的下水管网挖开重建,景区内的停车坪重新扩容,山上的部分亭楼阁宇也在进行着翻新设计,整个桂花源焕发新姿。
过去的毛坪路口
2024年的毛坪路口
S208桂花镇毛坪段是通山、崇阳、通城过往车辆的必经之地,重型车辆频繁通过,以往的毛坪段路面毁损严重。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交通、公路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毛坪街道路面升级改造全面动工,2022年毛坪十字路口拆除违建房屋,加装路灯,路口改造后明亮宽敞,极大改善交通通行条件,改变街道公共环境,提升桂花特色小镇形象。
1982年的刘家桥
2024年的刘家桥
刘家桥村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是聚族而居四个世纪的古村落,被誉为“楚天第一村。”古村传统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由老屋、下厂、上新屋、下新屋和刘家桥五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2000余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石拱廊桥1座。相关建筑保存状况较好,部分年久失修,内部居住条件较差。刘家桥景区的提档升级工作是桂花镇落实“美丽村湾示范片”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如今的刘家桥已是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生态民俗文化区。
过去的南川水库
2024年的南川水库
咸宁南川水库距咸宁市政府温泉20公里,相邻武汉90公里。形成咸宁温泉旅游的环形线。于1966年始建,1977年竣工。水库汇水面积80平方公里。水库容最大为11315万立方米,设计水位110米,正常水位108米,死水位78米。南川水库枢纽工程主要有大坝、溢洪道、泄洪隧洞。大坝相对高度53米,长360米,宽8米。水库因地处南川而命名。
(策划:中共咸安区委宣传部 编辑: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