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诉求,搭建民心桥梁
翻开区政协2024年的提案目录
每一件提案都与时代发展“同频”
与党政工作“共振”
与人民需求“合拍”
桩桩件件凝结着
我区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初心和智慧
传递出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使命和情怀



主办单位:区科经局
会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招投中心、区金融办、咸安经济开发区

2023年,按照“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咸宁,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咸宁”的总体思路,咸安区加快推进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建设,探索共享武汉创新资源新途径,破解咸安企业科技人才引进难、科技成果转化难、创新项目落地难等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但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隐隐突显一些问题和制约,一是现有场地已满足不了更多企业入驻需求;二是融资渠道较窄,政策、人才、资金等支持不到位。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鉴于目前咸安园整栋大楼已满园,对入驻企业要进一步严格筛选,严肃考核,建立优胜劣汰的“进出机制”,优先引进符合咸安产业方向、硬科技属性强、团队实力雄厚、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的企业入驻培育,通过两到三年的加速提质,能够快速到咸安落地实现产业化。
二是优化政策激励。科研创新重在创新激励,园区管理重在制度奖励。通过评价考核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园区在人才社保、异地纳税、子女入学、产业扶持、科技研发等方面出台实质性鼓励政策。对于潜力大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免租时限,支持企业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做好内勤和外勤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解决园区自身和科技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科研、孵化和创新创业条件,帮助企业争取咸宁市、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帮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服务,助推入驻企业早日孵化成长,早日转化落地。



科创园自开园以来,区科经局会同园区运营企业实地考察拜访武汉科创企业超过220家,组织招商推介会5次,签约意向入驻企业60家。目前已入驻企业17家,其中:规上企业5家、瞪羚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武汉市民营企业百强1家。建立产业专家人才库30人,与华中科技大学等23所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进“科技副总”6人;与武汉工程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政企校战略合作协议,聘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顾问8名。推动6所高校在咸安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师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超萃生物、数字政府2个联合实验室。
在上级指导下,区科经局联合经开区等部门制定科创园入园企业评价考核体系,坚持“三个必须”(所有入驻企业必须在咸安注册登记,必须在咸安缴纳税收,研发成果必须在咸安转化落地)、“三个无条件退出”(考核不达标企业无条件退出,没有实质性入驻企业无条件退出,五年内无法转化落地的企业无条件退出)原则强化企业管理。2024年截至目前入驻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在咸安区纳税近600万元;中安佳通、杰富睿等5家企业在咸建设生产基地。深入推动“满园轮换”工作,按照优胜劣汰原则,目前已轮换企业4家(快飞科技-华诺三维、一束激光-天谷新材料、数字政府实验室-捷优信达,天时维-无右医学),还有30余家优质企业强烈要求入驻,含瞪羚企业3家(苗疆机器人、亿成测控、鑫前达),高新技术企业3家(嘉信激光、卓悦信科技、普赛斯电子),规上企业2家(天楚生物科技、惟悦生物科技)。
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组建企业服务群和服务专班,每月定期走访企业,收集服务需求,及时回应各类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及物业服务响应52次。指导入驻企业天时维申报省光谷科创大走廊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并获批100万元立项资金;辅导天时维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全省第二名;辅导推荐天时维、中安佳通2家企业参加“南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优胜奖。咸安(武汉)离岸科创园在四次全市考核中,咸安区在全市考核排名中荣获两次第一、两次第二。



将离岸科创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区委三重专项工作挂牌督办,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定期会商科创中心建设及企业入驻、退出、转化事宜。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力争2024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2亿元,税收贡献1500万元以上,在咸安落地转化企业4家以上。
发挥离岸科创中心的窗口作用,探索银企快速对接机制、建立绿色融资通道,引导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功能,构建金融、科技、产业一体化良性循环。
利用武汉高校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加强校企联合,鼓励和引导更多武汉高校在咸安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力争全年引进“科技副总”5名以上、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个以上、实施“揭榜挂帅”项目3个以上,努力解决咸安企业“引才难、用才难、留才难”问题,帮助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提案是政协履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提案提得好,更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政协提案的办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
政协两方面将继续共同努力
把协商成果转化成工作实际
共同推动咸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安区委员会 编辑:樊思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