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以前小区入口是水泥路,破损严重,坑洼不平,经常需要维修,出行不方便。如今,小区环境变了样,路面重新铺了沥青,还规划了停车泊位,安装了健身器材,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说起身边的变化,永安街道南山社区三胜印象小区居民陈女士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
三胜印象小区位于咸安区长安大道与文笔大道交汇处,小区共有6栋居民楼,约400户业主。小区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如今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楼道内乱堆乱放、车辆停放无序、墙面渗水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给小区“改头换面”,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南山社区通过选准小区“领头雁”队伍、找准小区治理“着力点”,按照“抓支点、促全面”的思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
“点”上发力,巩固基层党建“基本盘”
小区党组织是党在基层治理中的“桥头堡”,在小区治理的前沿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胜印象小区党支部书记由退休“五老”人员田隆健担任,他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通过强队伍、促发展、优服务,激发小区治理新效能。小区的道路破损需要维修,小区群里时有抱怨之声,田隆健主动作为,及时协调市城管执法委、物业、爱心企业家和志愿者,将一条坑洼不平的道路铺上了柏油,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他看见小区的大爷大妈爱跳舞,便和领队白莲先商量举办新春文艺晚会,开展了“党的光辉照我心”文艺汇演,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他总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要充分发挥她们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小区以“邻”聚力,充分发挥小区党员“带领干、带头干、带动干”的示范表率作用,结合自身专长为邻里提供“四点半课堂”、矛盾调解、义诊、年审等便民服务。进一步凝聚小区资源力量,形成了“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邻里氛围。
“线”上延伸,筑牢网格服务“主阵地”
2024年初,南山社区三胜印象小区将300平方米的公服用房打造成小区“邻里驿站”,驿站内设有党支部阵地、业委会办公室、“白大姐”邻里调解室、四点半课堂、图书室等。通过阵地服务群众,制定了“五议工作法”,即“提议、群议、联议、决议、评议”,依托“邻里驿站”的协商议事功能,小区党员定期在此倾听群众心声,每月召开1次圆桌会议、1次小区协商议事会和1次民情民意恳谈会,促进多方协商、多元共治,全力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大事、难事;发动党员、物业、邻里管家深入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包保联户及时梳理需求、全程跟进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琐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社区”。
“多亏有‘桂乡管家’白大姐,我们两家的矛盾才能这么快解决。”据悉,三胜印象小区一住户家中的孩子经常在半夜蹦蹦跳跳,影响了楼下住户休息,楼下住户多次上门沟通无果后,在小区微信群里与对方争吵起来。白大姐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发挥“桂乡管家”就在群众身边、具有近距离、全天候的优势,耐心劝导。一场因噪音扰民引起的邻里纠纷就此落下帷幕,邻里重归平静。
小区“邻里驿站”的建设,在社区共治“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了小区自治“小循环”与楼道善治“微循环”。社区以“一支部一品牌”为抓手,立足支部特色、小区特点、居民需求开展便民服务、爱心义诊、邻里节等丰富活动,使服务与资源在居民家门口实现联动贯通。
“面”上拓展,强化区域发展“动力源”
三胜印象小区依托“邻里驿站”,通过整合资源,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志愿服务,打造“志愿+N”新模式,创新思路做好“家门口”的“点单”志愿服务。通过社区网格员下沉小区、“桂乡管家”轮班制,现场为居民提供社保咨询、政策咨询等业务,碰到不方便出门的居民,及时上门代办,推动服务便民化,将基层治理的末梢延伸至“最后一米”。扎实推进“香城代办”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为行动不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上门办理退休认证、医保缴纳、高龄补贴年审等业务,得到了老人及家属们的一致好评。“五老”退休教师、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20余场,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养成助人为乐、崇德向善、奉献社会的品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小孩、影响一个家庭、推动一个小区”的教育效果。
下一步,南山社区将“点线面”结合,因地制宜打造高标准示范小区,实现治理主体由“单”向“众”,治理模式由“粗”转“精”,治理效能由“低”到“高”的转变,共绘小区治理“新印象”。
(通讯员:苏凡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