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十月的秋风,送来了丹桂的馥郁香气。踏入咸安区永安街道凤凰社区学苑园小区,道路两旁的桂花树上挂着的黄色认领牌显得分外引人注目,宽阔的停车场整齐划一,车辆停放有序,黑黝黝的沥青路面洁净如新。身穿红马甲的“桂乡管家”正忙碌于清理楼梯间的杂物,三三两两的居民聚集在“邻里驿站”唠嗑,老人们则在新建的健身区锻炼身体……
作为凤凰社区今年重点打造的示范小区,学苑园小区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凝聚民心,以打造幸福“邻里驿站”为抓手,探索出“‘646’小院呱嗑”工作机制,围绕焦点问题展开讨论与决策,引导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了小区自治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同缔造,硬件设施“建”起来
凤凰社区学苑园小区是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教师宿舍,建成于1995年,共4栋60户,常住49户176人,现有党员11名,“桂乡管家”7名。2023年,借助老旧小区改造“东风”,社区党委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通过政府出资、居民自筹、单位捐资等方式,对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历时近9个月的时间,学苑园小区脱胎换骨,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升级。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的,我们想锻炼都没个合适的地方。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健身长廊,我们老年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真是太方便了……”小区居民纷纷对新建的健身区域连连点赞。在推进旧改后的提档升级中,小区依托五级“桂乡管家”,深入开展各项民生实事的推动。大到新建党支部阵地、打造“邻里驿站”等重大项目,小到停车位划线、照明设施增设等民生小事,都是由邻里管家负责入户收集民意,小区党支部组织召开共谋会,确保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得到充分尊重和反映。
共同缔造不仅体现在居民共同商议和集思广益上,还体现在居民共同集资方面。通过党支部和业委会的引导,小区居民共自筹资金13600元,顺利完成了“邻里驿站”建设、晾晒区和健身器材增设、充电桩雨棚搭建等一系列项目,让小区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舒适。
凝心聚力,暖心服务“实”起来
“下次您要是去看病需要帮忙,可以提前联系我。”“天然气帮您检查好了,没问题,您要是长时间外出记得关闭阀门。”“大姐,咱们都是街坊邻居的,有什么事儿各自退一步。”
自2024年4月开展“桂乡管家”工作以来,学苑园小区“桂乡管家”积极发挥“五级管家”为居民办好事、让居民好办事的功能,认真履行“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的工作职责,围绕入户征求意见、政策宣传、环境巡查、文明劝导、安全维稳、矛盾调解、关注特殊群体等方面的内容参与小区治理服务。
在深化服务的过程中,“桂乡管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例如定期在小区开展政策宣讲,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能够及时准确地惠及每一位居民;耐心指导老年人操作手机APP进行养老保险认证;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生活照料等,确保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通过邻里管家入户收集的意见和居民自主提出的需求,“桂乡管家”积极响应居民呼声,依托小区“邻里驿站”,精心组织和策划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暖心服务与文娱活动,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截至目前,在“桂乡管家”与“邻里驿站”的共同协作下,共开展了“观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七夕‘话’文明,传承好家风”“爱心义剪,情系邻里”等20余场活动。
创新机制,居民自治“动”起来
通过党建引领,学苑园小区创新机制,以民主协商打造自治共管新模式,搭建议事协商平台——“‘646’小院呱嗑”工作机制,通过“征民意”“审议题”“定议题”“共协商”抓落实”“亮结果”六步环节开展协商议事,着力解决居民的四件事,即“微事”“小事”“大事”“难事”,最终实现“意见收集多样化”“议事程序规范化”“问题梳理分类化”“问题整改制度化”“参与对象多样化”“跟踪问题经常化”的“六化”目标,有效促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评、民事民决,以“居民议事”激活“居民自治”。
小区“邻里驿站”搭建议事空间,建立“邻里会客厅”“民情收集点”等,强化民主议事、纠纷调解、文化活动等功能。结合邻里管家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开展群议群评,切实把居民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设置民情回音壁,及时将民生实事办理进度、办理结果等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通过“‘646’小院呱嗑”工作机制,成功协调处理邻里纠纷、各种诉求等矛盾20余件,协商解决私拉电线充电、垃圾乱堆乱放等人居环境问题10余件,也促进了小区自治共管模式的规范化,并形成了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小区常住户每户缴纳卫生费400元/年,非常住户每户缴纳240元/年,在邻里管家的积极宣传和协调居民意见的推动下,小区卫生管理费的缴费率达到了99%,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通讯员:邓婷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