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晚上一回家,老公说,我妈不舒服住院了,一起去看看卧床的父亲吧。我欣然同往,还细心带上新买的蛋糕。见老人一直打嗝,老公就说喂点午时茶可护胃。但老人不够配合喝,奇怪,我接过来哄一哄就喝下了……
也许人老了,毛病就多了。都说久病床头无孝子,八旬(84岁)公公中风一卧床就5年,且老年痴呆多年,不认识人,喂个药和吃的都得斗智斗勇,还得防着被袭击。虽如此,几个兄弟得空就轮流照顾,虽生活无质量但也平安过着日子,好奇怪疫情以来公婆还没阳过,许是好人一生平安吧……
母亲16年前去世,我的老父亲今年也83岁,一直有高血压、哮喘、老慢支、肺气肿等多种基础病。趁能走动,我与兄弟几人一起每年冬天都会接老父一起住4个月,避免乡下冷柴火烟重,加重父亲哮喘咳嗽病情。因喘不能弯腰,否则一口气总顺不过来,于是只要我在家都会帮父亲洗脚,只想让父亲能舒服点。每年还会连哄带骗带老父出去走走看看,北京,三峡,九宫山,隐水洞,赤壁古战场,岳阳楼……咸安的景点自然是要去看的,十六潭公园,青龙山公园,潜山公园,大幕樱花小镇,高桥萝卜小镇,贺胜鸡汤小镇,桂花源,向阳湖名人旧址,金桂湖湿地公园,哪儿的花花草草父亲都能背个一二。大家说父亲也是网红老头,喜欢看风景,天生一副好嗓音,在哪都能应景哼两首,还是咸安非遗《古田茶歌》传承人呢。
婆婆80岁,身体不够好,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喜欢乱买保健药,肾也不够好。2022年手术安了德国进口的起搏器,每年总要入医院住几次。特别是那几年儿子高中的时候,医院里有病人,家里有病人,是最难熬的时光。婆婆没读什么书,为人却憨厚,一个故事重复讲多次也不厌其烦,一讲到自己小时候八个月时没父亲,一岁没母亲就哽咽掉泪。我们总是当耐心听众,与其共情。因婆婆腿脚不好,公公卧床不方便,5年来,我学会了理发,成为家中老人们的义务理发师,这让我还挺有成就感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老人而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让老人有安全感,亲情感的有效方式,我与兄弟们有空就常回家看陪陪老人。当然陪伴是不够的,做儿女的应当尽力去照顾老人,这是根本,是榜样,是传承,是生动的养儿防老的古训,也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解锁和谐家庭的最优密码。
(特约记者:胡剑芳 编辑:王媛媛 责编:钱维佳 编审: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