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将至,年货采购、走亲访友、外出游玩、家庭聚餐、预付式消费,又到了一年的消费高峰期,为倡导科学理性的品质消费理念,保障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减少消费纠纷,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咸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您安排这份春节消费提示,请收藏。
理性选购年货,避免造成浪费。
消费者在置办年货时,应选择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市场去购买,购买礼品应以实用为主,不建议购买过度包装或者实用性不强的保健品。尤其是老年人要提高保健食品辨别意识,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推销高价的假冒伪劣保健品,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防范以赠送鸡蛋、面条等小物品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目的的行为。选购食品要细心。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来路不明的食品。市民挑选年货要做到“三查三注意”:一查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标明商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标准等内容;注意不要购买“三无”食品,选购现场制售的散装食品时应即买即食;二查食品和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注意是否超过保质期限;三查食品的外观,注意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的食品所迷惑,不购买感官异常的食品和原料。同时要索取购货凭据,以便在发现问题后维权。 消费者应尽量按需选购年货,可适当存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但切勿盲目囤积。春节期间,商场超市均正常营业,随时可以购买所需物品,建议消费者随用随买。购买太多,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会引起物价上涨。
预付消费谨慎,警惕促销陷阱。
近年来,预付消费纠纷投诉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春节前后是美容美发、健身娱乐、餐饮服务等行业办理预付卡或续卡消费的促销高峰期,很多商家通过预付充值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或续卡。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提高风险意识,在办理预付卡前要注意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办理预付卡时要按照自己实际需求预存,提倡并号召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拒绝诱惑。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选择金额小、期限短的预付卡,避免一次性预存大笔金额,越是商家优惠幅度大越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免商家停业走人、携款潜逃,导致财产损失。在实施预付卡消费行为之前认真查看商家各种证照,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合同前须认真查阅条款内容,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退卡退款内容,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遇到约定不清或者不公平、不合理条款应及时提出质疑,不要轻率签字,必要时可以提前通过互联网对商家的信誉度进行查询了解。
出行确保安全,文明健康旅游。
随着各地旅游市场爆火,不少市民期待春节假期走出家门,感受各地美好风光。外出旅行要警惕低价旅游团,旅游合同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注意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商家口头承诺也要写进合同。如果选择自驾游,要合理规划线路,了解当地景点情况,尽量错峰出行,随时检查车辆状况,遵守交通规则,切勿疲劳驾驶。外出游玩时坚持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遵守景区、酒店管理规定,做好自身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拒绝餐饮浪费,树立节约意识。
假期消费者聚餐增多,外出用餐和预订“年夜饭”时,应选择证照齐全、内外环境整洁、餐饮具消毒条件好的餐饮单位就餐,并索要发票或收据。要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应少饮酒,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倡导文明就餐、按需点餐、厉行节约,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尽量实行分餐制,拒绝食用野味等,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绿色节约健康消费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谨慎选择培训,拒绝盲从报班。
寒假期间,各种兴趣班也如火如荼。广大家长要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不要盲从跟风报班。缴纳培训费用,要索取正规发票,以备维权之需;务必控制额度,一次性缴费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要超过5000元,切勿受“充值赠送”等方式诱惑,缴纳高额培训费;谨慎选择合规培训机构,避免儿童舞蹈“下腰”等动作、泳池嬉闹导致受伤等风险。
网络购物谨慎,规避网络陷阱。
消费者应挑选信誉度高、管理规范、交易规则完善、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的电商平台进行网络购物。面对商家花样繁多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往往容易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结合自身需要理性选购商品,可以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关注价格变化趋势,谨防商家“先涨再降”的虚假打折。对于“直播带货”这种线上新型消费,广大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和留心,不能被其诱导性的宣传所迷惑,不要被“哄抢”氛围冲昏头脑,要量需而入。
保留消费凭证,依法合理维权
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当注意保存相关消费或购物凭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先与商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及时拨打12345或者12315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咸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