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近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姚晓梅所在窗口获评2023年度市民之家“宁好办·清廉窗口示范岗”。
今年44岁的姚晓梅是区人社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从1998年从事人社工作开始,至今已在一线窗口工作近26年。在人人都觉得是“苦差事”的窗口岗位,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爱岗奉献。
“窗口工作没有别的诀窍,首先就是要有责任心,其次就是要做到换位思考,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真正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处理问题。”姚晓梅在谈及工作感受时说道,窗口工作直接面对企业和群众,窗口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政府和单位的对外形象,只有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与“首问负责”,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温暖关怀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的细节中,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社服务的贴心、省心、放心。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区人社局前台窗口,姚晓梅是年纪最大的,也是最能吃苦、最热衷于钻研业务的。为了积极适应综合窗口改革的需要,她积极对自身窗口负责的就业相关业务进行指导、培训,同时努力学习综合窗口的各类业务,学习上她当仁不让、指导上她倾囊相授,前台窗口的很多年轻人都受到她的鼓舞,不懂就问、相互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推进,综合窗口改革终于实现落地。“姚姐那股子学习的劲头,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纷纷效仿她,以她为榜样,业务能力在一步步提升,收获很大!”前台同事们对姚晓梅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一致表示称赞。
姚晓梅既是一名窗口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上,她总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她窗口的咨询电话是日常被拨打最多的,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解释政策是她的工作日常,她的专业与耐心也获得了咨询人员的一致好评。一次,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到窗口咨询老伴退休金没有到账的原因,查询需要证件号码,老人没有携带手机和相关证件,也不记得证件号码,姚晓梅考虑到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方便来回跑,便尝试着在全省社保卡系统通过查询姓名,一一将数名同名人员的人脸头像进行仔细比对后,成功查出老人证件号码。在系统内查询发放记录,重新登记老人的新卡号后,她告知老人相关待遇将在本月底进行补发,可于次月初到银行进行查询取款,并嘱咐其更换银行卡号要及时向参保地所在村(社区)报备,不然会导致发放失败,老人得到满意的答复,满是笑脸地离开了。
作为区人社窗口的党员先锋岗,她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想尽一切办法给办事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窗口工作二十余年,姚晓梅从不迟到早退,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主动提供延时服务,时常加班加点为群众办理未了结的事项,尽力做到“一次性告知”,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即办即走。2023年全年,姚晓梅共延时服务办事群众116人次,切实改善了群众的办事体验。
凭借26年的勤勤恳恳与深耕基层,姚晓梅获得了广大办事群众与企业的极大认可,被评选为2023年市民之家“宁好办·清廉窗口示范岗”,是对她26年来如一日勤恳工作、服务群众的充分肯定,也是区人社局践行“人民至上,民生保障”宗旨的真实写照。
(通讯员:方洁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