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街角边,巷子里,在咸宁,面粉的天分尽情地展现在年味里——一口酥脆的炸翻饺。炸翻饺,是年货中必备的传统小吃,金黄酥脆,儿时的味道一定要搭配晨间最温柔的那一抹阳光,才会将思绪送去多年前阔别的那一条老街。
在咸安区南大街区商务局对面,凌晨三点,72岁的方以中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支上了油锅,准备今天炸翻饺要用的材料,“让儿子多睡一会儿吧,我们先起来做。”方以中笑着说。面粉、芝麻、生姜,简单的食材经过糅合变成薄薄的面皮,一层一层铺开,一步一步扫去多余的面粉。在擀面环节,用大刀切开拨开到一边,面皮中间挖个洞,一边穿过去,扭个结,像碟子一样一个个叠起来,翻饺形状初步成型,打火烧油,火候的恰到好处是成功炸出翻饺的另一关键奥义。约莫二三十个一组,放入锅中,待浮出油面,再用巨大的铁漏勺翻搅,见状已变得金黄后,需立即舀出,漏干多余的油,放入旁边的台子上,此时便引来小朋友和邻居的围观,“快看啊,好漂亮的翻饺。”“拿一个去尝尝吧。”一旁烤火的邻居也过来帮忙,方师傅一边售卖一边和大家聊天,大家说说笑笑,吃着手上的翻饺,回忆过往,憧憬未来。
上世纪90年代,方师傅曾是一名食品厂的工人,精通各类传统副食的制作工艺,例如“猫耳朵”、桂花糕、麻糖、米泡糖、红薯片等等。退休后,他开了一家临街副食店,依旧是经营着最传统的小食。一晃就是二十五年,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最传统的味道。“我们小时候就在这里吃方师傅炸的,我现在做奶奶了,还在这里吃他做的,我觉得在咸宁,他做这个,敢称第一,没有人敢称第二。”邻居黄女士(化名)说道。
方师傅的小食店经营着15种传统小吃,平均每包10元,现炸现吃现卖,健康的配方搭配看得见的制作工艺,融合着老街中最真挚的温情,过年的氛围感就这样扑面而来,每到过年,很多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人们都会在他家购买炸翻饺,就是想要吃上那一口家乡的味道。“这个社会只要勤快一点,还是能够生存下来的。”方师傅的生存哲学正是他经营这家传统小店的初心,在无数个寒冷的日子里,温暖着游子们的心。
(融媒体记者:章琼丹 编辑:刘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