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应用智慧监督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上咸安报道 “儿子已经工作了,怎么还能拿低保?”近日,咸安区向阳湖镇广东畈村村民向村干部反映,智慧监督平台公示的低保名单中刘某某不符合低保条件。

收到群众反映后,村干部立即再次入户核查。刘某某因自身疾病、儿子上学等原因,家庭非常困难,自2015年开始享受低保。2023年,刘某某儿子毕业后找到稳定工作,家庭整体收入明显提高。今年年初,村干部在确认低保人员资格时,刘某某未如实告知家庭收入变化。在证实反映问题属实后,村里及时取消刘某某的低保资格。

近年来,咸安区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2022年率先在向阳湖镇宝塔村展开智慧监督平台试点,2023年覆盖到向阳湖镇8个村,将制度抓手延伸至村级监督“最后一公里”,有效防范村级“小微权力”腐败、破解基层监督难题,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咸安区坚持应入尽入,全面梳理农村集体“三资”、惠民惠农政策、村级工程项目等方面权力清单,全部纳入平台监管系统并动态实时更新。目前,向阳湖镇已采集录入村组集体资产资源106笔,涉及资金850余万元;入档村级小型项目18个,涉及金额636万元;入网全区8个部门17项惠民补贴资金,区镇村在云端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群众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查询。

为实现平台监管效能最大化,咸安区以“应控尽控”为出发点,实现智慧监管系统与镇纪委、镇财政、镇三资办信息共享,实时掌控农村“三资”、村级小型项目等方面的财务收支以及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等情况;增设预警模块,主动监控合同管理、租金收缴、资产交易等方面异常情况,并进行“红黄灯”预警,及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镇村,并由镇村研判处置;通过可视化统计表进行科学系统分析,全面掌握农村基层具体情况,特别是“三资”收支情况、运行质量、发展趋势等情况,为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现在村里有多少集体资金、有哪些项目、有哪些人在享受低保,我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都能看得见,大家也很放心。”谈起智慧监督平台运行情况时,村民们满意地表示。过程“透明化”是群众有效监督的前提。为此,通过“线上+线下”公开晒、“过程+结果”全程晒方式,将村组集体资金收支、村级小型项目、惠民惠农政策等执行情况在平台全过程“晾晒”,实现“小微权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将合同执行中存在纠纷的,通过“合议共管”工作法进行民主议、专业审、共同管,并将交易结果纳入公开范围。2023年以来,向阳湖镇共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00余份,规范问题合同30余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

自平台上线以来,平台注册量1万余人,访问量6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60余个,今年以来,涉及村组干部的信访举报件同比下降50%。“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平台在全区的推广应用,不断完善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咸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约记者:毛本波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