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横沟桥镇:乡贤“三解”缔造和美乡村

云上咸安报道 一条刷黑道路进村入户,一个研学基地火热迎宾,一个红色支部凝聚人心,七个文化馆乡愁再现……

近年来,咸安区横沟桥镇凉亭垴村积极发动乡贤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献智出力,一批关心村湾发展、甘于奉献的乡贤以“村庄好起来、群众富起来、环境美起来、新风树起来”为目标,踊跃捐资捐物、参政议事、帮工帮技,一幅和美乡村图景跃然眼前。

如何发动乡贤带动群众缔造和美乡村?12月11日,笔者前往横沟桥镇凉亭垴村探访。

建蝌学乐园研学基地,乡贤投资解了忧

走进凉亭垴村一组老屋施,茂林修竹,鸡鸭林间觅食,果园和花园环绕,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蝌学乐园研学基地位于这里。

“项目一期占地面积210亩,投资560万元,带动了村民20人就业。”创始人施良军笑言,多亏村里乡贤黄腾飞的投资,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

原来,在项目成立之初,知道施良军有资金困难后,村里积极争取在广东东莞开办加工厂的乡贤黄腾飞投资此项目,让项目得以顺利完工。

如今,蝌学乐园研学基地很受中小学生青睐,被咸安区教育局授牌为“咸安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还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银奖;成功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合作,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

目前研学基地已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农家乐、企业团建、亲子活动、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多项业务,月接待游客500人次,实现年收益280万元,正在探索互联网运营模式,争取打造国家级品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建村湾党支部阵地,乡贤让宅解了难

村民议事得有个地方,村里想在老屋施建村湾党支部,但阵地选址却犯了难。

“我愿意无偿出让自家老宅作为村湾党支部和老年人活动中心阵地,反正空着也没用。”76岁乡贤施继嘉主动帮忙排解难题。

村民们被老乡贤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纷纷主动投入到村湾党支部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中,有的出让自家的桌子、椅子,有的出让绿化植物,主动为村湾建设出资出力。

经过改造后的施继嘉老宅,内部各种硬件设施齐全,包含支部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棋牌室、休息室、积分超市等6大功能室,成为村湾最美党支部和凉亭垴村老年人活动中心。

“感谢老施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有了集中休闲娱乐的地方。” 村民纷纷感言,村湾变美了,做点公益活动,还可以凭借积分在此兑换生活物资呢。

建七个乡村文化展馆,乡贤出力解了困

如何让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记下历史、传承根脉,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经群众商议,村湾准备要打造以乡愁文化为特色的村史记忆馆。

“我一生喜欢收藏,这次终于圆梦办起了村史馆、古钱币馆、革命教育馆、农耕生活记忆馆等6个记忆馆,让这些堆放家里的老物件重现天日。”听说打造村史馆,老屋施54岁乡贤施仕维贡献出自己毕生收集的老物件、老照片和藏品6000余件,让大家共享乡愁记忆。

在老屋施乡贤的带动下,在鄂州上班的雕花剪纸传承人曹小琴将先进理念带回本村,拟在5组曹庄建设非遗文化馆,建成后将联合中小学定期在村湾内开展剪纸艺术培训,传承非遗文化。

“作为村湾形象的名片、联系游子的纽带、教育孩子的场所、传承文脉的表达,老屋施6大记忆馆汇聚着乡贤对家乡的浓浓乡愁与大爱,记录了村湾发展变革的历程,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点,也成为生态宜居的风景线、文明乡风的展示线、乡村振兴的生命线。”村总支部书记施维介绍,乡贤的无私奉献,带动全村迸发出一股爱我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潮,在5组曹庄共同缔造示范点上,群众主动配合拆除老破危房21间,为公共设施让地。

据悉,除了7个展馆外,乡贤捐资捐款40余万元投入到村湾建设中,打造了聚会亭、休闲亭等群众休闲场地4处,美化村湾环境,编制竹篱笆800余米,打造花池等绿化景观10余处,修缮门口塘护栏300余米。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熊虎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