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在咸安乡村全面铺开,效果如何?笔者前往乡村卫生室探访。
“奶奶,您年纪大,这药不能滴得快,你若有什么不舒服就叫我哈!”12月3日,笔者一行到汀泗桥镇大桥村卫生室,看到在干净整洁的四合院内,几个村民正在边打针边晒太阳,乡村医生田琪一边为大桥村16组桂元先调整滴速,一边耐心叮嘱。
“大桥卫生室环境变美了,药品齐备了,村医都是大学生,态度也好,花钱还少。”桂元先笑着说,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就近看,一看就好,我相信他们,这次感冒发烧不舒服来看病,今天已经好很多了。
“村民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开心的礼物。”这个来自武汉的姑娘田琪坦言,因离家远,2年多来既管不了家里孩子,也照顾不了父母,很愧疚。但村民们对我非常好,看我生活清苦,常给我带来家里的鸡汤、水果,让我很感动,觉得一切都值得。
走进村卫生室药房,只见药品架上近百种常用药品分品类摆放,需低温保存的药品统一存放在阴凉柜里,每种药品还标注了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保证村民安全用药。处置室里,清创缝合包、高压灭菌消毒锅等一应俱全,当天产生的所有医疗废物全部进入医废暂存间,再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转运,实行无害化处理。
“在卫生室看病及时报销医保,很方便。”在汀聂路旁新建的一幢二层的聂家村卫生室里,70岁的罗大爷因左眼受伤肿胀,正在窗明几净的输液室打点滴消炎。村医赵培林发现罗大爷的药水瓶快滴完了,立刻跑来更换。
谈起当乡村医生的体会,零零后小伙赵培林说,上面政策好,关心村医的成长,不仅送到市、区、乡等医院进修,还鼓励村医考证,更好服务村民。今年自己考取了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证》。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得好病,自2021年咸安区启动和全面铺开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以来,区政府和卫健部门多措并举,采取政府支持一点,区卫健局争取一点,乡镇卫生院自筹一点,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全区130家卫生室按照“五室一房两间”要求规范阵地,功能建设标准、人员、业务、医用物资、财务及考核等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提高了乡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推进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一是建好村卫生室,让村医工作有舞台;二是用好人,让百余名村医下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实行财务、业务、人员等统一管理,让村卫生室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区卫健局局长涂平表示,将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筹管理,后续还将为村医缴纳社保,提供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育和选拔晋升渠道,彻底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让村医心无旁骛服务百姓。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韩怀志 孙玉洁 黄山 一审:李洋 二审:聂国力 三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