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80后”返乡创业者: 技术叩开创业门

云上咸安报道 昔日“东南”飞,今朝燕归来。来自咸安区向阳湖镇的伍锡龙放弃了外地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在咸安商贸物流区五金市场成功创业。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奋斗,年营业额达到800万元。11月29日,记者来到咸宁五金大市场一探究竟。

走进伍锡龙夫妻俩开办的咸宁广龙商贸公司,老板伍锡龙正忙着接听买家的电话。120平方米的商铺内部,各类五金机具琳琅满目,水泵、切割机等小型机械、工厂工地设备摆放整齐,员工们各司其职,稍显忙碌却井然有序。据店员介绍,他们的货源地主要来自浙江、武汉、山东等地,主要供应给咸宁及周边地区的工地、工厂、家庭装修、水电改造等,6名员工的月工资为4000元到6500元不等,热闹的门店述说着生意的兴隆。

“18岁时,我踏上了去浙江的火车……”说起创业故事,伍锡龙打开了话匣子。因为18岁差几个月,伍锡龙被一些工厂拒之门外。“我好说歹说,然后在浙江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机械工。”伍锡龙从手动车床做起,慢慢磨砺自己的技术,并在工作之余自学磨具设计,直到后来能够娴熟操作数控车床。“2012年,我回到咸宁五金市场创业,最大的底气就是自身过硬的技术,店里所有的机械,我看一眼就能够修理,不需要假手于人,后期因为生意越做越大,忙不过来,才请人帮忙。”伍锡龙自豪地说。

在浙江工作几年后,伍锡龙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每年回家过年时,他开始留意家乡市场的建设,也时常电话联系五金市场的负责人,了解家乡的创业政策。“当时手里的钱加起来不到10万元,靠着信用卡和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才在五金市场租赁了一个门面,当时就两个人,我在外面跑生意,店面就一个人打理。”见状,妻子关掉了在咸安区北门口运转顺利的花店,专心帮助丈夫管理五金门店。一步一个脚印,广龙商贸公司慢慢发展起来。“做生意诚信为本,我们的机械都是保质保量的,绝不存在欺骗顾客的情况。”

多年来,积累了优良的口碑和固定客源,门店业务越来越好,加之政府部门常来宣传惠企政策,缓解了融资难题。“现在店里的生意比较固定,假期也比较灵活,除开春节、中秋等节假日,每个月,店员可以调休两天,遇到家里有其他事情,也可以回去处理。对于未来的路,走一步看一步吧,儿女还小,虽然现在经济不景气,同行业竞争激烈,但是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伍锡龙说道。

(特约记者:熊潇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