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11月,咸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佳音频传,一镇四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桂乡楷模”两人上榜“南鄂楷模”,“十星级文明家庭”评选火热推进,“文明咸宁少年说”系列视频登陆市级展播......这些都是咸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的缩影。
多层次“讲”,接地气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理论学习、研究、宣讲闭环,通过“宣讲团讲群众听”“志愿者讲群众听”“先进典型讲群众听”“身边群众讲群众听”等“花式”宣讲,创新宣讲进基层方式。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一站一特色”,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宣讲活动,讲理论、讲政策、讲法治、讲生活、讲先进、讲发展等。以“小切口”解读“大理论”,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
向阳湖镇宝塔村召开“合议共管”工作法宣传培训会,结合实际案例向村民普及工作法的专业实操知识
多方面“评”,扬正气
坚持公民道德建设、文明新风培育等一体推进,涵养文明“气质”。广泛推进十大“最美”“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先进选树活动,营造“爱模范、学典型、当先进”的良好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推动基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群众把榜样“正气”转化为文明培育的实际行动。
永安街道双龙社区开展“十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社区居民代表进行公开推选
多维度“帮”,聚人气
“社区组织为独居老人拍照活动真不错,孙女们都夸照片好看。”王大爷激动地展示手机里的“美照”,为永安街道组织的微心愿活动点赞。
今年以来,咸安区组建理论宣讲、文艺服务、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420个,动员注册志愿者10万余人,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常态开展“小手拉大手”“万人洁城”“入万户 促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同时,坚持“党建+志愿服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挖掘乡贤五老、党员代表、退役军人、返乡能人等资源,充实志愿服务力量。大力推广“快乐星期六”“帮帮邻”“幸福合伙人”等志愿服务品牌,精准对接孤寡老人、少年儿童等群体需求,为老年群体“送服务上门”,为少年儿童设立“四点半课堂”等。
永安街道凤凰社区开展“情暖老人 爱心义剪”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独居老人免费剪发
多形式“演”,添文气
“真热闹,没想到出门买个菜,还能顺路看个表演!”温泉街道的张奶奶一手拎着蔬菜一手录着视频说道。这是发生在温泉街道“文明有礼咸宁人”活动现场的一幕。
近年来,咸安区坚持文化为民、惠民,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层文化站,联动区文联旗下各文艺协会、区文旅局各文艺志愿服务队,创作传统戏曲、诗词楹联、山歌对唱、三句半、情景小剧等节目,深入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文明有礼咸宁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文艺展演,把党的方针政策、文明新风等送到基层群众心坎上。
横沟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强身健体、舞动青春等文化活动,把传统民俗文化送到基层群众中间
多举措“育”,提精气
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和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居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出台农村“八项规定”,开展“婚育新风万里行”等评选活动,破除封建陋习,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新风。
常态化开展“文明祭祀”“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宣传活动,倡导使用公勺公筷、勤俭节约等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实施村镇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行动,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温泉街道肖桥村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将文明新风播撒到基层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群众在哪,文明新风就吹到哪;群众愁什么,文明实践就干什么。在共同缔造理念带动下,咸安区正绘就一幅人人参与、服务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画卷。
(通讯员:陈夕林 吴晶 编辑:舒志强 责编:孙志成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