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咸商】书法和金石界大师——刘问山

刘问山,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生于旗鼓垴方刘(今浮山办事处旗鼓村),亦名英礼,号寿聃,人称刘八爹。刘问山清末就学于武昌文华普通学堂,1915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堂,毕生从事教育工作。

刘问山随做生意的父亲在汉口读书,后当教师。他爱好广泛,学识渊博,会国画,能弹七弦古琴,曾手书琴谱2册。特别擅长书法篆刻,善为钟鼎、甲骨、瓦当文,常作篆隶书。著有《学书初步》,刻《行素斋印存》《百寿图》与《六松亭记》,翻刻《周石鼓文》《秦琅琊石刻》《秦汉瓦当文》《汉西岳华山庙碑》,创作毛主席诗词篆、隶、真、草四体大字仿本。他的书法笔力遒劲,文字苍古,均受书法界与金石界推崇。1956年,他刻画竹4幅,用竹叶形体构成《七律·长征》,呈献给毛主席。中共中央办公厅赐函嘉许。刘问山被书法界和金石界称为湖北大师。

(文字来源:《清代咸商》刘世凤 著 编辑:孟涵 责编:陈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