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咸宁咸安:昔日撂荒地,今朝变良田

 近日,走进咸安区汀泗桥镇聂家村二组,一垄垄翠绿的玉米已经进入蜡熟期,过不久就能够完全成熟。谁曾想到,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田,杂草丛生,唯有几株零星的苗木孤独地守望着他们的拯救者。

今年三月来,聂家村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抓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以“共同缔造”理念,算好“三笔账”,引导群众从“要我整改”到“我要整改”,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

算好粮食安全“政治账”。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耕地农有”;从“合作社”到“家庭联产承包”;从“减租减息”到“粮食补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农民土地权益,引领广大群众从筚路蓝缕走向繁荣富强。聂家村以实为证、以史为鉴,发挥党员干部宣传先锋作用,大力弘扬新时期党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引导群众充分认识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意义,积极响应耕地保护制度,为整改工作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算清土地效益“经济账”。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将群众利益放在心头。为群众算清土地效益账:一般苗木十年方可成材,每亩平均售价4000元左右,刨去各类成本每亩年利润不足200元。聂家村以每亩年租金200元流转土地300余亩,同时鼓励群众在自己流转出去的田地务工,让村民一手收租金,一手拿薪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单日岗位300余个,增加群众纯收入4万余元。以实打实的收益为耕地流出整改再添活力。

算明村湾发展“未来账”。着眼长远谋发展,全力以赴当好乡村规划员,帮助群众描绘农业发展蓝图,激发群众参与的信心和动力。抓住耕地流出整治机遇,推进聂家二组小田并大田、双石渠道水利设施维护、石壁泉生产道路整修系列农业工程,让更多的中大型农机动起来,把劳动生产效率提起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转型。让群众对未来有盼头、有希望,凝聚起时不我待促整改的奋进之心。

如今的聂家村,群众正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儿,不落一块抛荒地,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特约记者:柳杰  编辑:王媛媛  责编:余娅敏 编审:徐隽)